[发明专利]振动促动器、透镜镜筒及照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0139.6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3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住友美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尼康 |
主分类号: | H02N2/00 | 分类号: | H02N2/00;G02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促动 透镜 照相机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以申请号为2011-138368、申请日为2011年6月22日的日本专利为基础要求优先权,并援引其内容。
本发明涉及振动促动器、透镜镜筒及照相机。
背景技术
振动促动器具有:弹性部件,基于电气机械转换元件的振动而产生振动波;和相对移动部件,与弹性部件加压接触而由振动波驱动,且相对于弹性部件旋转移动。以往,已有一种振动促动器,该振动促动器在这些弹性部件或相对移动部件的接触面上使用多孔性塑料材料,并在该多孔性材料的孔内填充有润滑剂以提高润滑性(例如,日本特愿昭62-173227号公报)。
但是,振动促动器中的弹性部件和相对移动部件的接触面根据环境温度而接触部位不同。即,在低温时,由于弹性部件收缩而变形为如下形状:相对于相对移动部件的被驱动面弹性部件的内周侧远离而外周侧靠近。另外,在高温时,由于弹性体膨胀而变形为如下形状:相对于相对移动部件的被驱动面弹性部件的内周侧靠近而外周侧远离。由此,即使振动促动器将多孔性材料的孔用润滑剂填充来提高润滑性,也会存在根据使用振动促动器的环境温度而在驱动性能上产生差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基于环境温度而造成的驱动性能的差异进行校正的振动促动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的解决方案来解决所述课题。此外,为了便于理解,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上标注所对应的附图标记来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振动促动器10,其具有:基于电气机械转换元件13的振动而产生振动波的弹性部件12;和与所述弹性部件12加压接触且由所述振动波驱动而相对于所述弹性部件12旋转移动的相对移动部件15,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12以及所述相对移动部件15的至少一方的部件,在至少与另一方相对的接触面上设有多个空间15D,该空间15D被摩擦系数调整物质15E填充,以使该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在径向上发生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在第一方式的振动促动器10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振动促动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间15D中,填充有根据径向位置而使摩擦系数变化的程度不同的摩擦系数调整物质15E。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在第二方式的振动促动器10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振动促动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间15D中,填充有越趋向径向外侧而使提高摩擦系数的程度越高的摩擦系数调整物质15E。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在第二方式的振动促动器10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振动促动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间15D中,填充有越趋向径向内侧而使提高摩擦系数的程度越高的摩擦系数调整物质15E。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在第一方式的振动促动器10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振动促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15D的比例根据径向位置而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在第五方式的振动促动器10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振动促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15D的比例越趋向径向外侧越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式,在第一方式的振动促动器10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振动促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15D的比例越趋向径向内侧越大。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式,提供一种具有第一至第七方式中的任一振动促动器10的透镜镜筒3。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式,提供一种具有第一至第七方式中的任一振动促动器10的照相机1。
此外,附加附图标记进行说明的结构可以适当改良,另外,也可以将至少一部分代替为其他结构物。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对基于使用的环境温度而造成的驱动性能的差异进行校正的振动促动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概念性的结构图。
图2是超声波马达的纵剖视图。
图3是移动件的立体图。
图4A以及图4B是相当于图3的A-A截面的移动件的被驱动面的概念性放大剖视图。
图5A以及图5B是说明超声波马达中的以振子的温度变化为原因的变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等,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所示的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和理解,设置了XYZ正交坐标系。该坐标系中,在拍摄者以光轴OA为水平来拍摄横长的图像时的照相机的位置(以下称为正位置)上,将从拍摄者侧观察为朝向左侧的方向作为X正方向。另外,将在正位置上朝向上侧的方向作为Y正方向。进一步地,将在正位置上朝向被摄体的方向作为Z正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尼康,未经株式会社尼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01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