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质墙体裂缝控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0102.3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8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栋;成军;陆建伟;肖国良;秦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武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21/14;E04F13/02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裂缝 控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墙体裂缝控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墙(梁、柱)、轻质砌块墙和粘土空心砖墙基本组成了建筑物的承重、围护和分隔的空间体系。由于不同墙体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其中包括导热、导湿和强度的差异,在环境温度应力、结构工作应力、砂浆收缩应力(失水收缩、温度收缩、自应力收缩)变化较大时,对砌体将产生一定的拉、压应力,导致砌体及扶灰面开裂、起壳、空鼓的质量通病。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的裂缝虽然与材料本身的强度、干密度、干燥收缩值、导热系数、空气渗透性及吸湿性有关,但在砌筑及抹灰工艺上,有关施工规范和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工艺标准对砌筑及抹灰工程都有明确的技术质量要求,但在实际施中涉及到不同砌体强度、季节性施工、抹灰层厚度,材料配合比、原材料质量、操作工艺等多方面的技术问题,如何把施工技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根据各种墙体结构特点,深化施工要点,克服开裂、空鼓现象,是控制轻质墙体开裂、起壳、空鼓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工作效果好的轻质墙体裂缝控制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轻质墙体裂缝控制施工方法,包括轻质墙体砌筑工程中的防裂施工和抹灰工程中的抗裂施工,其特征是:轻质墙体砌筑工程中的防裂施工包括下列步骤:
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出釜至少存放5d以上出厂,砌筑前停置时间不少于45d;
2)轻质墙体选用密度级别07级及以上或强度级别A5.0级及以上的产品,以提高墙体抗压、抗弯、抗剪强度,并减小干燥收缩值;
3)砌块在砌筑前提前1~2d均匀浇水湿润,砌筑前2h再浇水一次,施工时的含水率不大于15%,水浸入砌块深度8~10㎜;
4)砌块墙的墙底采用烧结普通砖或多孔砖砌筑或浇筑素混凝土带;
5)各种砌体的拉接筋和抗震加强筋应设计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预留预埋,竖向间距满足砌体模数的要求,不得折弯压入砖缝;
6)顶层山墙、每层端部开间的内外纵墙和横墙沿高度每隔500㎜在灰缝中设置2—3根直径为6mm的通长加强拉结筋,以抵抗温度收缩、悬挑阳台倾覆、应力集中的变形裂缝;
7)窗台与窗间墙交接处是温度应力、结构次应力集中的部位,极易发生裂缝,因此,在住宅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设置通长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其它层在窗台标高处设置钢筋混凝土窗台梁或钢筋混凝土板带;窗台梁的高度不小于120㎜,纵向配筋不少于4φ10钢筋,箍筋φ6200钢筋,板带的厚度不小于60㎜,纵向配筋不少于3φ8,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
8)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轻质墙体,当墙长大于5m时,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砌体无约束的自由端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洞口大于2m的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宽度大于300㎜的预留洞口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并伸入每边墙体的长度不小于250㎜;
9)预留的门窗洞口设置钢筋混凝土框加强,设计无具体规定时,混凝土框宽度同墙宽,厚度≥100㎜,内设2φ10钢筋;
10)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应在门、窗洞口设置抗裂柱,和混凝土柱、墙结合部应在拉结筋范围内用混凝土填芯。
11)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高度120㎜、与墙体同宽的钢筋混凝土腰梁,纵筋4φ10、箍筋φ6200钢筋,以增强轻质墙体的水平抗力;
12)轻质墙体与框架柱、剪力墙交接处应采用15×15㎜木条预先留缝,在墙体充分变形、至少30d后,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再用水泥砂浆嵌实、槎平;
13)填充墙砌至梁、板底时留有30~40㎜空隙,待砌筑完毕30d、墙体充分变形后,用C20细石混凝土分别从两侧分两次填嵌密实,并养护、无收缩裂纹;
14)空心砖、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墙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小于90%,垂直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15)轻质墙体的砌筑应错缝搭接,最小搭接长度不小于砌块长度的1/3,且无竖向通缝,砌块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同时砌筑,并使纵、横墙砌块相互搭接,横墙砌块露端面,并坐中于纵墙砌块,十字交接处纵、横墙砌块交叉搭接;
16)砌体在构造柱侧应砌成“马牙槎”,对应进退,先退后进,隔两皮留槎,深100㎜;
17)多层建筑砖混结构的圈梁拉通,高度不小于180㎜,配筋不小于4φ10;
抹灰工程中的抗裂施工包括下列步骤:
1) 轻质墙体在砌筑完成60d后再进行抹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武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武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01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