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29866.0 申请日: 2012-07-05
公开(公告)号: CN102716207A 公开(公告)日: 2012-10-10
发明(设计)人: 杨万明 申请(专利权)人: 杨万明
主分类号: A61K36/71 分类号: A61K36/71;A61P29/00;A61P25/02
代理公司: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代理人: 马秦锁
地址: 046000 ***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三叉 神经痛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特别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药制备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叉神经痛是指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剧烈疼痛,痛如放电、刀割样的疼痛症状、常人难以忍受的神经性疾病。发病率高,年龄多在40岁以后,女多于男。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被人称此痛为“天下第一痛”,又称痛性抽搐。

目前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现代医学多以西药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治疗,但由于这两种药会引起恶心、乏力,甚至肝肾功能受影响,所以并不能让所有病人接受。封闭疗法(药物神经注射)、经皮射频术疗法、三叉神经感觉根分切断术,有一定疗效,但手术后有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该药物天然纯净、安全无毒,没有依赖性,没有副作用。

另外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本发明的另一目的。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得到的:

         白芍30-50     甘草10-15     川芎15-30

         牛膝25-35     紫胡8-12        黄苓6-9

         全虫6-9。

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任何一种剂型如片剂、丸剂、散剂、胶囊,本发明优选的是口服液。

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所述口服液的具体制备方法是:

将上述重量份的药物混合均匀,加水煎煮2~4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将滤液浓缩成70℃相对密度1.15~1.18的清膏,冷藏静置,取上清液滤过,滤液中加入常规辅料,混匀,加纯化水至含生药量为1g/ml,灌封、灭菌制成口服液制剂。

使用方法:口服,每次1袋,每袋500ml,每日三次。

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认为:三叉神经痛属“头痛”、“偏头痛”、“面痛”等范畴,古医书中有“首风”、“脑风”、“头风”等名称记载,如《素问*风论》:“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 因为颠顶之上,唯风可即,外感风寒之邪,寻经上犯颠顶清窍引起本病, 精神因素亦可诱发此病。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火热风动,风火夹痰上扰致清阳不得舒展,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之精华气血皆上聚于头,诸邪气,风、火、痰湿、血客于经络,痰阻血淤,气滞血凝,阻遏经络,导致“不通则痛”。本方以以柔肝潜阳,和络熄风为主,方中白芍养营和血、柔肝止痛,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使阴血平复,筋脉挛急自解;川芎辛温升浮,上行头目,为少阳经药,治诸经头痛,祛风而活血,牛膝舒筋通脉,配川芎一升一降,相得益彰,忽失其度,柴胡疏泄少阳胆经之邪,配黄芩,疏肝经而清肝热使枢机通利而不滞,全虫有息风止痉,通络止痛的功效。

以上诸药合用,能活血祛瘀、缓急止痛,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好的疗效。无西药制剂对人体脏器损害等副作用,也无手术后有不良影响之虞。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的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对本发明药物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新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规定,疗效判定以症状消失为主,并参考体征等改变情况,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治愈: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有效:症状及体征有一定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

经治疗观察, 5例患者,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0%。没有任何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取白芍40 kg、甘草12 kg、川芎25 kg、牛膝30 kg、紫胡10 kg、黄苓8 kg、全虫8 kg,以清水洗净,加水煎煮3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将滤液浓缩成70℃相对密度1.15~1.18的清膏,冷藏静置,取上清液滤过,滤液中加入常规辅料,混匀,加纯化水至含生药量为1g/ml,灌封、灭菌制成口服液制剂。

病历一:张某,女,58岁,患者于2008年3月就诊患者,5年前右侧三叉神经痛,间断发作,经多方治疗未果,诊见右则颜面部阵发性痉挛抽搐,每次数秒钟,表情痛苦,苔薄白、脉弦,投上方十余剂,疼痛止,痉挛除,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病历二:李某,男,65岁,2010年9月就诊,患者3年前因感冒后引起左侧颜面三叉神经痛,疼痛逐渐加重,次数逐渐增多,甚则刷牙、洗脸、吃饭、说话多时均可诱发,痛如电击、锥刺,每次疼痛时间数秒至数十秒,不痛如常人,曾到医院神经内科诊治,无明显效果。患者舌淡红,苔白,脉弦小,给予本方5剂,疼痛好转,前后服药50余剂,疼痛消失,未见复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万明,未经杨万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98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