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铬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9504.1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1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林富;徐跃庆;张理俊;李宏宇;梁保青;徐光雷;宋桂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辉熔金高温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3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玉 尖晶石 浇注 料及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钢用浇注耐火材料,特别涉及一种铬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钢包技术的发展,钢包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上世纪80年代,在捣打料的基础上研制出水玻璃结合的铝镁质浇注料,而后又在铝镁浇注料的基础上研制出矾土-尖晶石浇注料,使材料性能和钢包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90年代中后期,随着低水泥和超低水泥浇注料的出现,我国耐火材料工作者研发出了中、低档水泥钢包浇注料。但是,由于钢包侧壁、底部和冲击区长期在1600℃以上的高温气氛中使用,工作面附近由于高温渣的渗透和过烧结等易出现玻璃化,从而影响钢包的使用寿命。
经检索,申请号为201010210113.6的专利申请公开一种钢包用高强度铝镁尖晶石浇注料,原料为:白刚玉颗粒40-70%、白刚玉细粉7-20%、铝镁尖晶石细粉10-30%、氧化铝微粉2-15%、纯铝酸钙水泥2-8%、六偏酸钠和木质素磺酸钠0.01-1%、水3-8%。该浇注料的荷重软化温度和抗折强度有所改善,但浇注料的综合性能仍不能满足现有钢铁企业的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气孔率低、体积密度和耐压强度高、耐侵蚀性能优良的铬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铬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组成为:刚玉颗粒50-70%、刚玉细粉3-10%、三氧化二铬1-5%、氧化铝粉10-20%,尖晶石8-20%,铝酸钙水泥3-8%,上述原料总量为100%,外加上述原料总量0.10-0.16%的减水剂和3-5%的水。
所述刚玉颗粒包括8mm<粒径≤15mm、5mm<粒径≤8mm、3mm<粒径≤5mm、1mm<粒径≤3mm和≤1mm的刚玉五种,五种刚玉颗粒的重量比为1:0.8-1:1:1-1.5:1;所述刚玉细粉粒径≤0.045mm。
所述三氧化二铬粒径≤0.045mm,Cr2O3含量≥99.31%。
所述氧化铝粉包括2-10%的活性氧化铝粉和2-10%的煅烧氧化铝粉,活性氧化铝粉粒径≤0.045mm,Al2O3含量≥99.7%、Na2O含量≤0.11%;煅烧氧化铝粉粒径≤1μm,Al2O3含量≥99.7%、Na2O含量≤0.10%。
所述尖晶石包括5-10%的电熔尖晶石细粉和2-10%的电熔尖晶石微粉,其中电熔尖晶石细粉的牌号为AM-70、粒径≤0.045mm;电熔尖晶石微粉的牌号为AM-90,粒径≤5μm。
所述铝酸钙水泥中含有Al2O3 69.3%、CaO 29.7%。
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
所述减水剂优选聚羧酸系减水剂Peramin AL200和/或Peramin AL300。
所述铬刚玉尖晶石浇注料的生产方法为:先按配比称取各原料,然后将原料投入锥形混练机中,混合25-35min,即得到所述的铬刚玉尖晶石浇注料。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低水泥结合的刚玉尖晶石浇注料,配方科学,组分间配伍合理,产品性能优良。经检测产品的显气孔率为11-12%,耐压强度达95-105MPa,抗折强度达11-14MPa,体积密度3.2-3.3g/cm3,产品的体积密度较高,具有良好的抗剥落和抗碱性渣侵蚀性,寿命较长,消耗较低,使用过程中不污染钢水。
2、本发明选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替代其他减水剂,配合其他组分,生产中用水量明显较少,产品加热后不会有任何残留,其高温性能不会受到任何不良影响。试验表明,加入高效减水剂后,在其他原料相同的情况下,该浇注料的气孔率由原来的16-17%降为11-12%,体积密度由原来的3.05-3.10 g/cm3变为3.2-3.3g/cm3,即产品的气孔率降低、体积密度变大,浇注料的高温性能超过目前的铬刚玉浇注料。
3、本发明的浇注料能满足钢铁、水泥以及其他化工行业的生产需要,市场前景较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并不表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文中如没有特别说明,其中的百分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辉熔金高温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卫辉熔金高温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95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电机GSM无线遥控装置
- 下一篇:高速列车铝合金焊接结构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