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保险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9096.X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2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弘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保险杠结构,该前保险杠结构包括构成车体前脸的保险杠面板(bumper fascia)、该保险杠面板装配到其上的结构部件和安装在该结构部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附近的发动机罩锁扣部件。
背景技术
前保险杠结构设置在车辆的前部,作为碰撞缓冲装置。作为前保险杠结构的外部部件的保险杠面板主要使用具有优良撞击可吸收性和可塑性的合成树脂。一般来说,这种保险杠面板通常被称为“前保险杠”。保险杠面板装配到设置在发动机室的前部的结构部件,如发动机罩锁扣部件。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车辆保险杠中,在保险杠单元(保险杠面板)的上边缘的两个位置形成用于装配到上部件(对应于上述结构部件)的装配部。这些装配部分别具有从保险杠面板的上边缘向后弯曲的形状,并且被设置为当装配时与结构部件的上表面重叠。此外,每个装配部设置有装配孔以接收夹具,并因此配置为通过该夹具固定到该结构部件的上表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2011-373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来说,用于锁紧前发动机罩的发动机罩锁扣部件设置在结构部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附近,并且保险杠面板区域被模制为避免与发动机罩锁扣部件干扰的形状。例如,上述专利文献1的保险杠面板的两个装配部形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的各侧以避开该中心。
然而,有时候很难以高精度装配具有专利文献1中所描述的配置的保险杠面板。例如,传统上,可以通过使用这两个装配部之一的装配孔(固定点)最初固定保险杠面板来进行保险杠面板相对于结构部件的定位。因此,存在保险杠面板的各端中相对于该固定点较远侧的端部可能导致在保险杠面板和头灯之间不良位置精度的情况。此外,由于保险杠面板由树脂制成,所以即使高精度地形成保险杠面板,运送和存放期间也存在导致变形的可能性。当由于这些原因而在头灯和保险杠面板的各端之间产生位置准确度的左右差异时,车辆的外观严重受损。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高精度装配的前保险杠结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前保险杠结构的代表性配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保险杠面板,其构成车体的前脸,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前脸的各端附近包括沿着头灯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与头灯相邻的两个头灯相邻部;结构部件,其设置在所述保险杠面板后方,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保险杠面板装配到所述结构部件;以及发动机罩锁扣部件,其安装在所述结构部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附近,并且锁定前发动机罩,所述保险杠面板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附近的锁扣避开部,其被形成为曲线的或有凹槽的,以避开所述发动机罩锁扣部件;支撑表面部,其被形成为在所述锁扣避开部与所述两个头灯相邻部的每一个之间向车辆的后方延伸;以及突起部,其被形成为从所述支撑表面部突出,并且所述结构部件包括插入孔,所述突起部插入到该插入孔中。
可以使用两个突起部将上述保险杠面板临时紧固到结构部件。具体来说,在上述保险杠面板中,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附近,或者换言之,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突起部之间,设置锁扣避开部。该锁扣避开部被形成为使得该保险杠面板的一部分是曲线的或者有凹槽的,并且比周围区域更容易弯曲。因此,即使当保险杠面板形状发生变形时,也可以通过弯曲该锁扣避开部来修正形状,然后可以通过两个突起部将保险杠面板临时紧固到正确位置。因此,根据上述配置,能够相对于两个头灯以一致的精确方式装配该保险杠面板,从而能够改善车辆外观。
该插入孔可以是大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具有较长边的大致矩形并且设置在该结构部件的上表面,并且该突起部可以从该支撑表面部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并且接触插入孔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各端的较短边。根据该配置,该突起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牢固地固定到该插入孔。因此,可以保持该保险杠面板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对于左右头灯的高度的位置精确性。
该较短边可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长于该突起部。根据该配置,该突起部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不固定到插入孔,或者换言之,即使当该突起部插入到该插入孔时,该突起部也可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轻微移动。该移动能够减轻修正保险杠面板的形状而产生的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90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