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硅及氮化硅双层复合侧墙的刻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8815.6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1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孟令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1/336 | 分类号: | H01L21/336;H01L2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蓝智辉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5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氮化 双层 复合 刻蚀 方法 | ||
1.一种氧化硅及氮化硅双层复合侧墙的刻蚀方法,首先在形成偏移隔离侧墙的半导体晶片上,在轻掺杂漏注入及Halo工艺之后,先后沉积上氧化硅、氮化硅薄膜;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主刻蚀步骤:将所述氮化硅薄膜刻蚀到一个特定厚度;
过刻蚀步骤,再刻蚀余下的氮化硅薄膜并停止在下面的氧化硅薄膜上,同时将整个晶片表面余下的氮化硅刻蚀干净,从而形成氧化硅、氮化硅复合双层侧墙;
其中所述主刻蚀步骤完成后直接转换到所述过刻蚀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刻蚀步骤采用等离子体干法工艺刻蚀掉所述氮化硅薄膜厚度的2/3~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刻蚀步骤采用高选择比菜单,刻蚀余下的氮化硅薄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氮化硅对氧化硅的高选择比大于或等于10∶1。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刻蚀步骤和过刻蚀步骤对氮化硅的刻蚀分别采用碳氟基气体、以及氧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刻蚀步骤的碳氟基气体为单独采用CF4、或单独采用CHF3、或者CF4与CHF3的组合;所述过刻蚀步骤的碳氟基气体为CF4与CH2F2的组合、或CF4与CH3F的组合、或者单独采用CH3F。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刻蚀步骤和过刻蚀步骤对氮化硅的刻蚀在通入碳氟基气体、以及氧气的同时还分别通入可形成稳定等离子体的稀释性气体氩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刻蚀步骤和过刻蚀步骤采用LAM Exelan Hpt机台,参数包括压力、高频、低频、以及CF4、CHF3、CH3F、O2、和Ar的流量,分别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硅、氮化硅薄膜采用PECVD、或LPCVD方式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88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