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碰撞液晶显示屏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8608.0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9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詹智良;李鹏飞;宋明荣;卢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凌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碰撞 液晶显示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碰撞液晶显示屏,主要应用于手机及消费类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手机类的电子产品作为现在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通讯及娱乐工具,其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的显示屏幕也变大,功能越来越强大。耗电量的增加导致电池容量相应变大变重。使用频率高容易出现跌落,碰、撞机率增加,同时屏幕增大更容易破裂,重量会使受到冲击力变大。这些发展趋势导致在手机抗跌落的安全性能越来越低。但目前防护性能被作为手机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
目前,作为手机防护设计之一的显示屏幕防护设计,如附图1、2所示,显示屏幕2被放置在背光模组的胶框盒1内,胶框盒1对显示屏幕2进行定位及防护其不被外力撞击。其作用原理如下,当手机受到撞击后,机壳受到的作用力会传递到胶框盒1上产生附图2中的作用力F,胶框盒1在A处作了搂空处理使得F’不会作用到显示屏幕2上,此时胶框盒1的B处加强筋处会产生作用力F’’,由与F’的作用,使得F’’作用力大大减小,从而缓解F作用力,但F’’还是会直接作用在显示屏上,仍能使屏幕破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碰撞液晶显示屏,该防碰撞显示屏改善背光源胶框盒结构,减小外力对显示屏的冲击,从而更合理的保护显示屏幕。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碰撞液晶显示屏,包括背光模组和显示屏幕,该显示屏幕容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胶框盒内,在所述胶框盒正对所述显示屏幕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个防碰撞支架,该每一防碰撞支架朝向所述显示屏幕的一侧分别向左右延伸形成第一分支架和第二分支架,该每一防碰撞支架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沿垂直其所在胶框盒侧面的直线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由依次连接于所述防碰撞支架上的斜梁、横梁和半圆支点组成,且每一防碰撞支架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两斜梁沿垂直该防碰撞支架所在胶框盒侧面的直线呈V形对称分布,该每一防碰撞支架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两横梁分别平行于该防碰撞支架所在胶框盒侧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胶框盒和显示屏幕均呈方形,所述防碰撞支架对称设于所述胶框盒正对所述显示屏幕的侧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背光模组的胶框盒侧面上对称设置若干个防碰撞支架,在胶框盒受到外力作用时,利用形变释放能量的原理,来减少外力对显示屏幕的冲击力,从而有效保护显示屏幕,防止其受到损伤,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防碰撞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防碰撞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如图3所示,一种防碰撞显示屏,包括背光模组和显示屏幕2,该显示屏幕容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胶框盒1内,其在所述胶框盒正对所述显示屏幕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个防碰撞支架3,该每一防碰撞支架朝向所述显示屏幕的一侧分别向左右延伸形成第一分支架4和第二分支架5,该每一防碰撞支架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沿垂直其所在胶框盒侧面的直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由依次连接于所述防碰撞支架上的斜梁6、横梁7和半圆支点8组成,且每一防碰撞支架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两斜梁沿垂直该防碰撞支架所在胶框盒侧面的直线呈V形对称分布,该每一防碰撞支架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两横梁分别平行于该防碰撞支架所在胶框盒侧面。
优选的,所述胶框盒和显示屏幕均呈方形,所述防碰撞支架对称设于所述胶框盒正对所述显示屏幕的侧面上。
如图4所示,当外力F作用时,在背光模组的胶框盒1上产生的作用力F’及F”会作用在显示屏幕2上,此时防碰撞支架3受到显示屏幕的反作用力,迫使防碰撞支架3的斜梁机构产生形变,形变过程会缓冲F的作用力。当形变超过设计的位移时,半圆支点8与胶框盒内壁接触。同时形变的胶框盒反作用复位,完成显示屏的受力缓冲过程。
由此可见,该胶框盒通过防碰撞支架形变释放能量的原理,来有效减少外力对显示屏幕的冲击力,从而有效保护显示屏幕,防止其受到损伤,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凌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凌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86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