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输水系统的单向补压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8603.8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7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蒋玖璐;徐平;王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E03B11/00 | 分类号: | E03B11/00;E03B11/06;E03B7/07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输水 系统 单向 补压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水系统补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输水系统的单向补压塔。
背景技术
目前,在解决长距离输水的问题上,大多采用如附图1所示的输水系统进行长距离输水:若干个增压泵站内增压泵1和吸水井2交替串联设置在输水管上;当某段输水管发生故障时,由于设置了吸水井将输水管分隔为多个管段,使得故障不会影响到其他管段输水管的安全;但是也正由于设置了吸水井,上一级增压泵站的余压在吸水井处被释放了,没有很好的利用余压,造成能源的浪费。
为克服上述缺陷,可以采用直接由若干个增压泵站内的管道增压泵1串联在输水管上,增压泵站内不再加设吸水井,充分利用上一级增压泵站的余压,达到节能的目的。但这也带来了潜在的危险,若某个增压泵站抽水断电时,泵后输水管沿线将产生较大的负压,造成爆管,就算增设单一的自动进排气阀已满足不了平压的要求,故需要一种能串联在两个增压泵站间进行平压的补压装置,避免危害的发生。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用于输水系统的单向补压塔,来克服多个管道增压泵串联在同一条输水管上存在的缺陷,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输水系统的单向补压塔,满足输水过程中的平压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输水系统的单向补压塔,至少包括:设置在输水管上方、带有蓄水池的补压塔本体,及贯通所述蓄水池与所述输水管的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使水流通过所述补水管只能单向流往所述输水管的止回阀;还包括给所述蓄水池补水的自动补水系统,所述自动补水系统包括:进水管、根据蓄水池水位控制进水管开启或关闭、带有浮球装置的液压阀;所述进水管的上端口连接所述蓄水池,所述进水管的下端口连接设置在所述止回阀和所述补水管下端口之间的补水管上;所述浮球装置设置在所述蓄水池内,所述液压阀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
由于所述单向补压塔的蓄水池设置在输水管的上方,在输水管内压力出现负压时蓄水池内的水相对输水管内的水来说是具有一定的势能,从而可以自动向输水管补水,起到了输水系统的平压作用,避免了原来输水系统出现负压爆管的危害。
较优的,止回阀进一步提高补水塔的实用性和确保水流通过所述补水管只能单向流往所述输水管。
较优的,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手动蝶阀,手动蝶阀只有对蓄水池和止回阀检修时关闭。
较优的,通过加设自动补水系统在输水管正常供水情况下,水压高于蓄水池内水位,无需额外动力即可实现蓄水池的自动补水的目的。
较优的,所述自动补水系统上还设置有过滤器、手动蝶阀、排气管和排气阀。该手动蝶阀常开,在对蓄水池、液压阀检修和清理过滤器时关闭。过滤器起到对液压阀的保护作用,可定期清理。
较优的,所述蓄水池上设置有人孔和透气孔。
较优的,所述用于输水系统的单向补压塔还包括放空管,所述放空管设置在所述蓄水池底端,所述放空管上设置手动蝶阀,只有在需要放空蓄水池内水时开启。
较优的,所述用于输水系统的单向补压塔还包括溢流管,所述溢流管设置在蓄水池上。
较优的,所述单向补压塔本体包括露出地面的地上层和设置在地底下的地下层,所述蓄水池设置在地上层内,所述补水管设置在地下层内。
较优的,所述地上层的底板上贯穿设置有便于向地下层运输物品的吊物孔;所述地上层的底板上贯穿设置有便于通往地下层的人孔,所述人孔处设置有便于通往地下层的爬梯。
通过上述几点改进,实现了单向补压塔整体具有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工作人员作业等优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输水系统的单向补压塔,在输水过程中起到平压的作用,避免输水系统爆管等危害的产生,尤其适用于长距离的输水系统。将本发明补压塔与增压泵站交替设置在同一根输水管上,可以充分利用各个增压泵站产生的余压,同时避免当某一个增压水泵故障时,输水管沿线产生较大的负压,造成爆管的隐患。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长距离输水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应用在长距离输水系统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地上层的平面布置图。
图4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地下层的平面布置图。
图5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纵向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86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细薄合成基底的珠光颜料
- 下一篇:热塑性纤维增强环氧基复合材料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