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偏氟乙烯/碳纳米管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8422.5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9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龙云泽;刘灵芝;逄娜娜;郑杰;孙彬;张红娣;刘帅;黄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6/48 | 分类号: | D01F6/48;D01F1/09;G01R19/00;G01N3/08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偏氟 乙烯 纳米 复合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静电纺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静电纺丝装置制备导电率高、柔韧性好的可用于纳米电子器件和力学器件的纳米纤维的方法,特别是一种聚偏氟乙烯/碳纳米管(PVDF/CNTs)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一维纳米结构比传统薄膜结构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在传感器等电子和光电器件方面应用前景广阔。纳米线和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化学气相沉积、模板法、化学自组装法和静电纺丝技术等。静电纺丝是一种简便易行、可直接从聚合物及复合材料制备连续纤维、可以发展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方法,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设备和实验成本较低,纤维产率较高,制备出的纤维比表面积较大(纤维直径在几个纳米到几个微米的范围内),并且适用于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其原理和设备非常简单:高压电源提供高压,正极接在纺丝液容器的纺丝喷头上,负极(接地)接在收集板上,由于高压电场的作用,纺丝溶液在纺丝喷头处形成“泰勒锥”;当电场力克服表面张力后,“泰勒锥”变成带电射流,朝收集板的方向快速移动,在高压电场中,射流被拉伸细化或发生劈裂,同时溶剂快速挥发,在收集板上就得到了纳米纤维。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273944.8)公开了一种静电纺丝制备稀土铕有机配合物/聚苯乙烯复合荧光微纳米纤维的方法。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是一类广泛应用的高分子材料,根据处理条件不同,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结晶相,其中α相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β相具有较强的压电、介电、热电性能;此外,PVDF还具有原料便宜、耐化学腐蚀性、耐氧化性、耐磨性、柔韧性好等优点,已经在石油化工、电子电气、氟碳涂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PVDF自身也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导电性很差、柔韧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这会限制该材料在某些领域的应用。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除具有一般纳米粒子的尺寸效应外,还具有力学强度大、柔韧性好、电导率高等独特的性质,成为聚合物复合材料理想的增强体,使聚合物复合材料在力学、电学、光学等方面表现出更优异的性能。例如:在单电子存储器(中国专利申请号:02120847.6)、场发射显示装置(中国专利申请号:00121140.4)、白光源(中国专利申请号:00107813.5)、生物传感器(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80050014.3)、塑料/陶瓷基骨修复(中国专利申请号:02117632.9)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关于聚偏氟乙烯/碳纳米管(PVDF/CNTs)复合材料,目前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例如,Nano Lett.4(2004)1267;Macromol.Mater.Eng.293(2008)123;J.Appl.Polym.Sci.115(2010)3238;Polym.Compos.31(2010)921等),一般采用超声波分散法、溶剂蒸发成膜法、溶液浇铸法等制备,实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可较显著地提高PVDF/CNTs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介电性能、热稳定性等。但是公开报道的PVDF/CNTs复合材料都是薄膜结构,纳米纤维结构的鲜有报道,特别是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PVDF/CNTs复合纳米纤维目前尚未见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聚偏氟乙烯/碳纳米管PVDF/CNTs复合纳米纤维,以PVDF为基体,多壁碳纳米管CNTs作为复合材料增强体,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力学强度大、柔韧性好、电导率高等具有独特性能的复合纳米纤维,该复合纳米纤维既可收集成纤维薄膜结构,也可加工成微纳米纤维绳索结构,在纳米电子/光电器件、微机电系统和人工肌肉等方面有着广泛的潜在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先将多壁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PVDF溶液中,作为静电纺丝的前驱体溶液;再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PVDF/CNTs复合纳米纤维,通过控制前驱体溶液浓度、纺丝电压和纺丝距离的纺丝条件,得到比表面积大的PVDF/CNTs复合纳米纤维;具体包括前躯体溶液配制、复合纳米纤维制备和复合纳米纤维性能测试三个工艺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84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