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蔗渣纤维素基重金属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8281.7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6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辉;刘运杰;朱红祥;李平阳;张俊;熊建华;杨惟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30 | 分类号: | B01J20/30;B01J20/24;C02F1/28;C02F1/6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翁建华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蔗渣 纤维素 重金属 吸附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金属吸附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改性蔗渣纤维素基重金属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的排放,严重污染了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移除及贵重金属离子的回收对于可持续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移除的方法主要有以下4 类:化学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溶剂萃取法和离子吸附与交换。化学沉淀法主要用碱性物质,如石灰石或苏打,使重金属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出来, 这种方法要将重金属离子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所需步骤复杂,因此不够经济和有效;活性炭从废水中移除重金属的效率很高,但是由于其成本较高,应用也受到限制;对于低浓度和体积较多的水溶液,萃取过程则是很不经济的。在过去的几年中,许多研究者都致力于低成本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研究,其中由价廉、易制备且环保的天然高分子纤维素为基础的吸附材料的研究备受关注。
大量研究证明:蔗渣吸附重金属的效果是明显的。甘蔗渣用于废水处理具有来源广、成本低,直接或改性后均可使用,可解吸,适用污染物浓度的范围宽、固液分离容易等特点,甘蔗渣的可再生性和低成本是其作为废水处理吸附剂的突出优势。广西有丰富的甘蔗、木薯等非粮植物资源。据有关统计:我国2008年至2009年5月底,全国甘蔗糖总产量为1242.89万吨,其中广西763万吨。按每生产1吨糖产1.1吨绝干甘蔗渣计,广西甘蔗渣年产量约840万吨。
纤维素分子中含有许多亲水性的基团——羟基, 是一种纤维状、多毛细管的天然高分子,具有多孔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可以用作离子吸附剂。但天然纤维本身的吸附能力并不很强,通过对分子中羟基的改性反应可以在其分子中引入具有特定吸附性能的官能团,使其具有更多高吸附性基团,从而提高其离子吸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且吸附效果优异的改性蔗渣纤维素基重金属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工艺步骤是:
⑴ 将天然纤维素分散疏解,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乙醇洗涤,以去除纤维素中的杂质,然后在常温下置于质量浓度为5%~10%的NaOH溶液中持续搅拌,以活化并洗涤至中性,烘干后备用;
⑵ 将⑴所得纤维素放入二甲基亚砜中,在40-60℃水浴中加热搅拌进行糊化20分钟;
⑶ 向 ⑵ 所得的纤维素加入去离子水,再按天然纤维素材料与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0~5:1的比例加入引发剂,通入氮气,在50℃~70℃条件下引发20~30min;
⑷ 按丙烯酸类单体与天然纤维素材料质量比2.5~1:1加入丙烯酸类,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50℃~70℃的条件下反应40~60min,得到接枝共聚产物;
⑸ 得到 ⑷中的接枝共聚物后,按多乙烯多胺类单体与天然纤维素材料质量比1~0.5:1的比例逐滴加入多乙烯多胺类单体,在相同温度下反应30~50min,得到的产物再经过蒸馏水反复洗涤、干燥,得到该纤维基重金属吸附剂粗产物;
⑹ 将步骤⑸所得的粗产物先后用去离子水洗涤、用乙醇浸泡并润洗、用去离子水再洗涤,最后用丙酮抽提、干燥即得该重金属吸附剂精产品。
步骤1所述的天然纤维素材料为蔗渣、竹子和包括木薯杆、棉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或稻草秸秆的各种农作物秸杆。
步骤2的搅拌速度为1000-2000转/分。
步骤3所述的引发剂是过硫酸盐引发剂、偶氮化合物引发剂或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步骤3所述的过硫酸盐引发剂是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偶氮化合物引发剂是水溶性的V-50引发剂,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是硝酸铈铵或水溶性的过氧化氢—亚铁盐。
步骤4所述的丙烯酸类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甲酯。
步骤5所述的多乙烯多胺类单体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或四乙烯五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在解决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同时,又提供了一种廉价的重金属吸附剂制备方法,相对于传统的重金属吸附剂,这种吸附剂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且吸附效果优异等优点。而且符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解决了蔗渣焚烧产生的二 次污染、使受重金属污染的水体得到净化;同时在经济上较常用的活性炭吸附剂有价格成本上的明显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82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