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纤维、芦荟纤维、粘胶纤维混纺纱线及其纺纱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7959.X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9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侯芝富;徐淑莲;潘静;吕延敏;孟祥华;宋圣山;郭俊霞;王海燕;李爱华;唐红;常江;袁贞学;高新;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超越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8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纤维 芦荟 纤维 粘胶 混纺 纱线 及其 纺纱 工艺 | ||
1.一种棉纤维、芦荟纤维、粘胶纤维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纱线包括纤维含量混纺比为50%的棉纤维,30%的芦荟纤维,20%的粘胶纤维纤维,将上述纤维通过混纺工艺纺成纱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工艺为混纺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开清棉工序:在开清棉工序应采用“多松少打,多回收少排除,以梳代打”的工艺原则,在开清棉工序中使用自动抓棉机、混开棉机、开棉机、给棉机、成卷机;抓棉机上包要均匀,密度要一致,削高填平,保证抓取均匀,打手速度控制在740r/min,抓棉小车每运行一周下降3mm,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一般为1-6mm,小车的运行速度控制在2.0r/min,混开棉机要跳过豪猪打手,双行打手的速度设置在650-800r/min,开棉机速控制在480-600r/min,成卷机速度控制在720r/min,成卷罗拉的速度控制在11r/min;
B、梳棉工序:采用适当提高锡林速度,适当降低盖板速度、道夫速度,适当放大锡林与盖板的隔距的工艺原则,锡林的速度设置在300-360r/min,刺辊的速度设置在800-950r/min,盖板的速度控制在50-65mm/min;道夫速度控制在18-26r/min,林与盖板的五点隔距从进口到出口分别为0.19mm、0.15mm、0.13mm、0.13mm、0.19mm;
C、并条工序:在进行生产时芦荟纤维、粘胶纤维要进行预并,然后进行三次混并,并适当降低车速,出条速度控制在260-280m/min;
D、粗纱工序:采用“大隔距,大捻系数,小后牵伸”的工艺原则,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3-1.4,前罗拉中心距控制在8mm,中罗拉中心距控制在24mm,后罗拉中心距控制在32mm,锭速控制在940r/min,捻系数控制在98-108,机械总牵伸倍数控制在9-10,定量控制在3.0-4.0g/10m;
E、细纱工序:采用赛络纺技术,细纱牵伸区为双根粗纱喂入,导纱动程要小掌握,控制在6-7mm左右,采用较大的后区隔距和较大的后区牵伸倍数的工艺原则,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38-1.50,前罗拉中心距控制在44mm,后罗拉中心距控制在73mm,锭速控制在14300r/min,隔距块为2.2mm,捻系数控制在335-360,前罗拉速度控制在193r/min,总牵伸倍数控制在45-55;
F、络筒工序:络筒速度设置在1000-1350r/mi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梳棉工序中,针布采用小工作角、低矮纺化纤针布,锡林针布型号为AC2025*1660,道夫针布型号为AD4030*1890,刺辊针布型号为AT5615*05611,盖板针布型号为MCZ-30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预并和一并要加大后区牵伸倍数,三并要减小后区牵伸倍数,预并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7-1.85,一并的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7-1.85,二并的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6-1.75,三并的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5-1.6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并条工序中,预并为3根竹纤维和2根粘胶纤维条生条预并,定量控制在17.0-18.5g/5m,前罗拉隔距控制在12mm,中罗拉隔距控制在5mm,后罗拉间距控制在19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并条工艺中,第一次混并为3根预并的纤维生条与3根精梳棉纤维生条混并,定量控制在16-17.5g/5m,前罗拉隔距控制在10mm,中罗拉间距控制在5mm,后罗拉间距控制在19mm;第二次混并为6根一并后的生条混并,定量控制在15-16.5g/5m,前罗拉隔距控制在10mm,中罗拉间距控制在5mm,后罗拉间距控制在19mm;第三次混并为6根第二次混并后的生条混并,定量控制在15-16.5g/5m,前罗拉隔距控制在10mm,中罗拉间距控制在5mm,后罗拉间距控制在19mm。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络筒工序中,络筒采用SMARO自动络筒机,并配备乌斯特QUANTUM2型带异纤检测功能的电子清纱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超越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超越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795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座便器温水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