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内快速响应矩阵码区域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7572.4 | 申请日: | 201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1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路小波;沈赛峰;祁慧;童辰;曾维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54 | 分类号: | G06K9/54;G06K9/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快速 响应 矩阵 区域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条码识别技术,对根据国标GB/T 18284-2000《快速响应矩阵码》生成的快速响应矩阵码在复杂背景中对其条码区域进行提取。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常见的一维条码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这也就促进了二维码的发展,现有的二维码中,快速响应矩阵码除了具有信息量大,可靠性高,可表示图像及多种文字信息,保密防伪性强等有点外,还具有全方位识别,能有效表示汉字等主要特点。而且随着各种摄像头的普及,通过图像处理的方式来识别摄像头获取的快速响应矩阵码图像成为国内外识别快速响应矩阵码的主要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准确、快速且实时性强的图像内快速响应矩阵码区域的提取方法。
为了实现该目标,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图像内快速响应矩阵码区域的提取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初始化,采集一帧图像大小为W×H×3,其中W,H为正整数(W=640,H=480),分别表示图像的列数和行数,然后将获得的彩色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得到灰度图像的大小为W×H,
步骤2:利用大津法对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其具体方法如下:
计算类间方差σ,
σ=ω0×ω1×(μ0-μ0)2
其中,
N0为图像中像素的灰度值小于阈值T1的像素个数,M0为图像中像素的灰度值大于阈值T1的像素个数,μ0为图像中像素的灰度值小于阈值T1的所有像素平均灰度,μ1为图像中像素的灰度值大于阈值T1的所有像素平均灰度,当阈值分别取T1=0,1,2,3……255时,由此得到256个类间方差σ,再从中选出最大σ值,并以最大σ值所对应的阈值T1作为分割阈值T,将图像中灰度大于T的像素点赋值为0,将小于T的像素点赋值为1,得到大小为W×H的二值图像,
步骤3快速响应矩阵码图像的定位分为粗定位和精定位,f1(i,j)是二值图像中位置在(i,j)处的像素点的灰度值,i表示行号,j表示列号,初始化轮廓标记符号为NB,它的值为1,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3.1对上面得到的二值图像进行逐行扫描,遇到一对符合轮廓条件相邻点时,则执行步骤3.2,并判断该点是否为二值图像的最后一点,若是则结束扫描,所述轮廓条件为:同时满足f1(i,j)=1和f1(i,j-1)=0,所述二值图像最后一点的判断方法为:如果当前i=480,当前j=640,则当前的点(i,j)为二值图像的最后一点,
步骤3.2NB的值加1,将步骤3.1得到的符合轮廓条件相邻点中的后一点(i,j)作为轮廓的第一个点并标记为(i0,j0),将步骤3.1得到的符合轮廓条件相邻点中的前一点(i,j-1)标记为(i2,j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75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髂骨螺钉垫片
- 下一篇:抽油机安装电动机的轴梁结构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