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翻掀式电子产品的滑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7018.6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8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镫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掀式 电子产品 滑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一种翻掀式电子产品的滑动结构,尤指用以支撑电子产品,让使用者进行触控操作时,荧幕不会产生晃动的滑动结构。
背景技术
3C产品的功能凭借软、硬体不断的发展,各种方便携带以及使用的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行动式影音播放器,个人数字助理(PDA)…等,此类电子产品均具有一共同特征,即利用上盖及底座以翻掀方式打开或闭合,进而减小体积方便携带,更可保护电子产品上盖内所设置的荧幕以及底座内所设置的输入装置(键盘),目前,此类电子产品的上盖及底座之间是采用转轴的枢接方式连接,此种连接方式由于只有单点固定,无法提供良好的定位能力,而造成使用者在利用电子产品的输入装置进行操作时,容易因操作该输入装置产生的振动,使上盖发生晃动的情形,让使用者于长时间使用下发生眼睛不舒适的情形,且若使用者于车上使用,则会使振动更加剧烈而造成使用不便;再者,前述电子产品是利用触碰触控式荧幕来进行操作,使该触碰动作更容易造成上盖晃动的问题,因而无法准确进行触控操作的动作。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即为从事此相关行业的业者所亟欲改善的课题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让使用者利用触控方式操作翻掀式的电子产品时,该电子产品不易发生晃动的情形。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翻掀式电子产品的滑动结构,其中,该电子产品设置有第一本体,第一本体上方设置有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一端连接有枢接件,并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一侧设置有限位件以及连动件,其中:
该限位件具有设置于第一本体的基部,基部表面横向剖设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块,而滑槽于靠近枢接件侧形成有第一定位部,滑槽于远离枢接件侧形成有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宽度小于第二定位部宽度;
该连动件具有连杆,连杆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枢接于第二本体靠近第一本体的表面,第一连接部连接于限位件的滑块,使第二本体依枢接件朝向远离第一本体方向翻掀时,第二本体带动连动件的连杆,使连杆带动滑块朝向滑槽的第一定位部位移,滑块与第一定位部的摩擦力大于滑块与第二定位部的摩擦力。
所述的翻掀式电子产品的滑动结构,其中,该第一本体两侧各设置有限位件,第二本体两侧各设置有连动件,且该同侧的限位件与连动件相互枢接。
所述的翻掀式电子产品的滑动结构,其中,该限位件的滑块一端延伸有露出滑槽的第一枢接柱,而连杆的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枢接孔,第一枢接孔枢接于滑块的第一枢接柱。
所述的翻掀式电子产品的滑动结构,其中,该限位件的滑槽于第一定位部末端剖设有连通第一定位部的弹性部。
所述的翻掀式电子产品的滑动结构,其中,该连杆的第二连接部枢接有定位片,定位片具有固定部,固定部表面延伸有枢接部,枢接部穿设有轴孔,且第二连接部穿设有第二枢接孔,第二枢接孔与轴孔利用有枢轴相互枢接,且固定部固定于第二本体表面。
所述的翻掀式电子产品的滑动结构,其中,该限位件的滑槽于第一定位部位置朝向滑槽的中空位置处凸设有凸肋,该凸肋用以止挡该滑块由第一定位部朝向第二定位部方向位移。
所述的翻掀式电子产品的滑动结构,其中,该限位件的滑槽的凸肋以多个并排间隔设置。
所述的翻掀式电子产品的滑动结构,其中,该限位件的滑槽内于第一定位部朝向第二定位部处斜切有导引段,使第二定位部朝向第一定位部方向形成有至少一斜向阶梯形状的导引段。
所述的翻掀式电子产品的滑动结构,其中,该限位件的滑槽于第一定位部位置朝向滑槽的中空位置处凸设有凸肋,该凸肋用以止挡该滑块由第一定位部朝向第二定位部方向位移。
所述的翻掀式电子产品的滑动结构,其中,该限位件的滑槽的凸肋以多个并排间隔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第二本体依枢接件朝向远离第一本体方向翻掀时,第二本体带动连动件的连杆,让连杆带动滑块位移至第一定位部,当滑块到达第一定位部时会产生更大摩擦力,使滑块与第一定位部更能紧迫定位,连带使第二本体于翻掀后更能稳固而不产生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限位件及连动件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盖合时的侧视局部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开启时的侧视局部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限位件的侧视局部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具有导引段的限位件的侧视局部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镫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元镫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70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以及印刷电路板连接方法
- 下一篇:电子电路板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