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牙周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缓释微球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6416.6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5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刘鲁川;刘锐;邓蔓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496 | 分类号: | A61K31/496;A61K9/16;A61K47/34;A61P1/02;A61K31/4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牙周炎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缓释微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涉及由奥硝唑和培氟沙星混合制备的牙周炎药物的制剂工艺。
背景技术
复乳溶剂挥发法是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缓释微球经常选用的方式,该方法由主要的3个相层组成:内水相(W1)、油相(O)和外水相(W2)。通常将易溶性药物放置于内水相中,将难溶性药物和载体聚合物放置于油相中(有机溶剂),均化油相与内水相形成初乳,再将初乳转入外水相中(一般选择PVA溶液),均化得到复乳(W1/O/W2)。在一定条件下搅拌复乳使有机溶剂挥发,载体聚合物逐渐固化形成微球并包裹药物。该方法制备的微球,一般性质比较稳定、拥有良好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缓释效果理想。奥硝唑和培氟沙星是临床常规的牙周炎治疗药物,但是,如何把奥硝唑和培氟沙星联合运用,以在牙周炎治疗中产生效果明显的协同作用,该类研究较少;另外,目前也没有基于复乳溶剂挥发法的培氟沙星和奥硝唑制备缓释微球胶囊的工艺介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用于治疗牙周炎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在治疗牙周炎中效果明显,且该配方适用于制成缓释微球制剂。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用于治疗牙周炎的药物组合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培氟沙星1-3份;
奥硝唑1份;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50-80份,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式为15000-40000,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重聚乳酸和羟基乙酸的质量比40-75∶60-25;
聚乙烯醇0.2-2份。
进一步,所述的用于治疗牙周炎的药物组合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培氟沙星2.4份;
奥硝唑1份;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量为25000,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重聚乳酸和羟基乙酸的质量比75∶25;
聚乙烯醇1份。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牙周炎治疗药物的制剂的工艺,用该工艺制备的缓释微球,包封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由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制备缓释微球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内水相的制备
取配方量的培氟沙星和水介质溶解,制成培氟沙星水溶液,所述培氟沙星水溶液为内水相;
B油相的制备
取配方量的奥硝唑和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充分溶解于有机溶剂中,作为油相,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二氯甲烷和乙醇的混合液、二氯甲烷和乙醚的混合液、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
C初乳的制备
将所述内水相和所述油相进行乳化,得初乳;
D缓释微球的制备
在所述聚乙烯醇中加入95-99.5倍的水介质,得聚乙烯醇溶液,并将其加入步骤C所得初乳中,充分搅拌,得复乳,挥发有机溶剂,得用于治疗牙周炎的缓释微球。
进一步,在步骤A中,培氟沙星水溶液的浓度为30mg/mL。
进一步,在步骤B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按体积比为1-4∶1-4制成的混合溶液。
进一步,在步骤B中,所述油相中,每毫升有机溶剂中含有10mg的奥硝唑和160mg的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进一步,在步骤C中,将所述内水相和所述油相在冰浴条件下按照体积比为1∶5-10进行超声乳化,得初乳;
进一步,在步骤D中,在所述聚乙烯醇中加入97倍的水介质,得聚乙烯醇溶液,在步骤C所得初乳中加入相当于所述有机溶剂4倍的聚乙烯醇溶液,15000rpm条件搅拌不少于1分钟,得复乳;在复乳中加入相当于所述有机溶剂40倍的聚乙烯醇溶液,搅拌至所述有机溶剂挥发完全,得用于治疗牙周炎的缓释微球。
进一步,所述油相中,每毫升有机溶剂中含有260mg的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按照体积比为1∶2制成,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式为25000,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重聚乳酸和羟基乙酸的质量比75∶25。
进一步,将所述缓释微球在5-15kGy60Co-辐射剂量条件下进行灭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64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