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0D/24F全消光锦纶6全牵伸丝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5675.7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7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沈卫锋;马训明;李和男;徐丽亚;叶江迅;张岳明;王成翔;厉恩祥;沈叶明;程康;崔青龙;张媛;仝小虎;金华芳;陈波;陈伟;裘月芳;毛鑫婧;徐建凤;卢芝琴;陈佳;邓丽琴;谭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华特种尼龙有限公司;浙江台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04 | 分类号: | D01D1/04;D01D5/08;D01D5/253;D01D5/096;D01D5/16;D01F6/60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1401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20 24 全消光 锦纶 牵伸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成纤维加工领域,涉及一种锦纶6纤维的制备方法,尤其是 涉及一种20D/24F全消光锦纶6全牵伸丝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人们对服用服饰面料的要求也 不仅仅是为了遮体、实用、耐穿,还要求款式新颖、美观得体,具有穿着舒适、 卫生和便于运动等全面功能。
目前,以合成纤维类为基材的面料在市场上的用途越来越广,其量也成逐 年递增趋势。其中,锦纶以其优良的力学性能、耐磨性、弹性恢复等优点,独 领市场,成为运动、户外及羽绒等高档面料的首选。伴随着锦纶纺丝技术的不 断进步,锦纶产品逐渐趋向细旦方向发展,尤其是单纤低于1.0D。
20D/24F规格的锦纶在市场上应用越来越广,由其制备的面料手感柔软、舒 适、轻薄、细腻。所述20D代表9000米长丝束的重量为20克;所述24F代表 一束丝中含有24根单丝。
对于全消光锦纶纤维因其所含消光剂TiO2的量较多,锦纶细旦在加工成型 中因原料含水异常、熔融加热段温度设计不合理、上油位及上油量控制不当、 牵伸工艺粗糙等易出现条干均匀度差、毛丝多、染色均匀性差等缺陷,给后道 织造过程造成不便,同时面料品质等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20D/24F全消光锦纶6全牵伸 丝的生产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20D/24F全消光锦纶6全牵伸丝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切片干燥:将全消光锦纶6原料切片,进行真空干燥,干燥后水分为 400ppm~600ppm;
2)挤压熔融:将干燥后的切片通过双螺杆挤压机熔融,并挤压出熔体,后 经熔体分配管平均分配至各纺丝箱体中;
3)纺丝箱体喷丝成型:纺丝箱体中熔体经计量泵计量,先经单体抽吸装置 抽取多余单体杂质,再由等长管道将熔体均匀分配至各纺丝组件中,经组件砂 杯内金属砂剪切熔体后,最终从喷丝板喷出形成初生丝束;
4)侧吹风冷却、上油:初生丝束通过恒温恒湿的侧吹风条件进行冷却成型, 并经过油嘴上油集束,过纺丝甬道预网络形成初始网络节点丝束;
5)牵伸定型:初始网络节点丝束先通过预热辊预热,再经牵伸辊牵伸定型, 后由主网络装置形成含节点丝束;
6)卷绕成丝饼:含节点丝束通过卷绕系统卷绕成型,形成丝饼。
步骤1)中,所述真空干燥是一种将物料置于负压条件下,并适当通过加热 达到负压状态下的沸点或者通过降温使得物料凝固后通过溶点来干燥物料的干 燥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控制原料切片的水分,使得不同位置切片水分含量一致, 避免切片水分不一致,影响产品质量稳定,甚至当水分含量过高时,会影响纺 丝成型连续性。常见的真空干燥设备有:真空干燥箱,连续真空干燥设备等。
干燥后水分应严格控制在400ppm~600ppm。所述ppm指百万分比。若水分 含量在400ppm以下,对干燥设备要求较高,且少量水分易使切片发生增塑作用; 若水分含量超出600ppm,易会出现纺丝断丝现象。
步骤2)中,所述双螺杆挤压机,也称双螺杆挤出机,其熔融塑化效果好, 为纺丝提供均匀稳定的纺丝液体,是纺丝工艺中较优的熔融挤压设备。
步骤3)中,所述单体抽吸装置,通过合理设计参数,能有效避免多余单体 混入丝束中,影响成品丝的力学性能及染色性。
步骤4)中,所述恒温恒湿的侧吹风,可确保丝束冷却时,丝束经过的甬道 条件的一致性,避免外在条件的波动而产生的丝束质量差异。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切片干燥系统的加热温度为60℃~90℃,槽 内真空度为10Pa~40Pa。若加热温度低于60℃时,干燥效果较差,且时间太长; 若高出90℃时,易造成切片氧化发黄。若槽内真空度低于10Pa,真空干燥效果 差;若高出40Pa时,设备要求高,成本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华特种尼龙有限公司;浙江台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华特种尼龙有限公司;浙江台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5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