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幕墙提升吊装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24632.7 | 申请日: | 2012-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5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 发明(设计)人: | 华玉武;朱志雄;童建钧;童军庆;唐春丰;陈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宝业幕墙装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B66C5/00;B66C7/16;B66C15/00;B66C13/54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幕墙 提升 吊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幕墙装饰技术领域,特别与一种幕墙提升吊装车有关。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现场施工周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单元式幕墙作为缩短工期的解决方案之一越来越多地被建筑师所采用,因此一些超大超重的单元式幕墙也就应运而生。在建筑幕墙的安装中,由于土建塔吊工作繁忙,幕墙的吊装都是用独立设计的起重提升设备。
实际吊装中要求起重提升设备不但具有垂直方向有升降功能,在水平方向还要求具有调幅功能。原有的吊装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卷扬机式的吊装方法,但不具备调幅功能;外悬轨道式的吊装方法,施工难度大成本也比较高,而且在一些不规则的建筑中无法架设平滑的轨道。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人设计了提升吊装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幕墙提升吊装车,起吊操作方便,调幅方向灵活,机械控制精确度高,安全性能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幕墙提升吊装车,包括基础框架、机电装置、安全护围;用于吊装的机电装置安装在基础框架上,基础框架的顶端设置有安全护围。
所述的基础框架为空间框架式结构,其中空部分安装有钢轨,机电装置安装在钢轨上滑移。
所述的机电装置为电动葫芦。
所述的钢轨末端设置有限位器。
所述的安全护围包括安装在基础框架上的操作平台和安装在操作平台两侧的防护栏杆。
所述的安全护围上装配有爬梯和配重。
所述的安全护围中,其操作平台的前端通过承力钢丝绳与上一层楼板连接。
所述的承力钢丝绳中采用手动葫芦张紧。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具有诸多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与传统起吊方式完全不同,本发明涉及的提升吊装车可以安装在楼层内,调幅控制灵活,成本低,安全性能高,而且通过机械控制方式,吊装的精准度大为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承力钢丝绳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幕墙提升吊装车,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基础框架1、机电装置2、安全护围3。分别设计如下:
设计时把提升吊装车的基础框架1部分设计成了空间框架式结构,在其结构的中空部分能下挂钢轨11,以使机电装置2能在钢轨11上做水平调幅运动。为解决支座反力过大和整体结构稳定问题,在基础框架1的前端设置有两道承力钢丝绳12与上一层楼面的预埋锚栓13用钢卸扣14连接,承力钢丝绳12中间用手拉葫芦15张紧,不但解决了支座反力过大的问题,而且大大加强了提升吊装车的整体稳定性。
设置有两道承力钢丝绳15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安装过程中将单元幕墙斜拉就位引起的斜拉力而使提升吊装车失稳。在基础框架1的底部设有4个可电动转向的万向轮16和承重固定站脚17(具体可根据实际载重情况增加数量),万向轮16可以将整个提升吊装车在楼层平面上移动,到达指定位置后降下万向轮16附近的承重固定站脚17与混凝土楼板上的枕木顶紧。在提升吊装车的前端万向轮处还设置有防滑出地梁18。同时,为防止推动时发生意外使整个车子冲出楼层,在提升吊装车的后端设计时考虑有张紧钢丝缆绳与建筑主体结构有效连接。
机电装置2主要就是下挂的电动葫芦,为了限制电动葫芦的行程,钢轨11前端安装限位器21。根据专业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选用遥控+线控的双控电动葫芦,起重重量和起升高度可按实设定,在轨道的前后两端都设置有限位器21和橡胶缓冲块双重保险。
在设计时分别按提升吊装工作状态和空载推行状态对提升吊装车的结构和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为操作方便安全,设计时采用了电子遥控+手动线控两种操控方式。手动线控由提升吊装车所在楼层的工人控制操作,电子遥控由吊篮内的安装工人根据工位实际情况遥控,并同时结合对讲机等通信工具协同完成。为安全起见,考虑到电子遥控受电源储量和信号干扰等不利因素影响,设定时即以手动线控为主最终控制整个提升吊装工作。
安全护围3主要有操作平台31、安装在操作平台两侧的防护栏杆32、装配在安全护围一端的爬梯33和配重34。操作平台31置于基础框架1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宝业幕墙装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宝业幕墙装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46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