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黑染料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4489.1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3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栋;韩伟鹏;燕美芳;石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诺其纺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7/22 | 分类号: | C09B67/22;C09B67/24;D06P1/38;D06P3/6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王卫彬 |
地址: | 201717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 染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黑染料。
背景技术
黑色活性染料是活性染料领域应用较多、产量较大的品种,如C.I.活性黑5#即是当前产量最大的品种之一。
C.I.活性黑5
目前市场上相当多的是以三原色拼混的方式获得具有一定优势的活性黑品种。但却存在着诸如乌黑度不够,无法达到深度要求;各组分性能差异大,配伍性不佳等等的不足,是活性染料领域内面临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的活性黑染料存在的乌黑度不够,无法达到深度要求,各组分性能差异大,配伍性不佳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新的活性黑染料,通过对其各个组分进行重新设计,均引入双活性基团,大大改善了其染色性能,如显著改善了染料的染深性及配伍性,并具有较佳的提升性,能够满足当前对活性黑染料的需求。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黑染料,其包括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如式Ⅰ所示的活性红染料化合物5~25%,如式Ⅱ所示的活性黄染料化合物20~55%,以及如式Ⅲ所示的活性蓝染料化合物45~70%。
其中,X1、X2和X3独立地为Cl或F;M1、M2和M3独立地为H或Na。特殊地,在未经酸化的情况下,上述通式化合物中M1、M2和M3均为Na,即上述通式化合物均以钠盐的形式存在。
因此,上述通式化合物I可以为I(1)或I(2);
上述通式化合物II可以为II(1)或II(2);
上述通式化合物III可以为III(1)或III(2);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上述活性黑染料的制备方法,使用本领域常规的拼混装置将上述配比的如式Ⅰ所示的活性红染料化合物、如式Ⅱ所示的活性黄染料化合物,以及如式Ⅲ所示的活性蓝染料化合物混匀,即可;根据需要,可适当加入本领域常规的助剂以调整活性黑染料的强度以及溶解等性能。
本发明还涉及另外一种活性黑染料的制备方法,即使用本领域内已公开的活性红(Ⅰ)、活性黄(Ⅱ)、活性蓝(Ⅲ)这三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分别获得相应的溶液后,用分光光度计法分别确定浓度,液态下按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制成活性黑染料液,按照本领域内常规的商品化染料的方法获得固态粉末状商品染料。
本发明的活性黑染料可按本领域常规的染色工艺进行染色(附图1)。较佳的染色条件如下:染料用量为2%(owf),在40℃染色90分钟,纯碱用量5g/L,烧碱用量1g/L。
在不违背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本发明中上述的各优选技术特征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中所述原料或试剂除特别说明之外,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活性黑染料显著改善了染料的染深性及配伍性,并具有较佳的提升性,该活性黑染料染色深度较深,染色均匀,提升力好,可在低温下进行染色,节约了能源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活性黑染料染色工艺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其限制。
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或试剂除特别说明之外,均市售可得。
实施例1
按照质量百分比,将5%的活性红染料化合物Ⅰ(1)、50%的活性黄染料化合物Ⅱ(1)和45%的活性蓝染料化合物Ⅲ(1)在机械拼混装置中充分混合均匀。
实施例2
按照质量百分比,将25%的活性红染料化合物Ⅰ(1)、20%的活性黄染料化合物Ⅱ(1)和55%的活性蓝染料化合物Ⅲ(1)在机械拼混装置中充分混合均匀。
实施例3
按照质量百分比,将10%的活性红染料化合物Ⅰ(2)、20%的活性黄染料化合物Ⅱ(2)和70%的活性蓝染料化合物Ⅲ(2)在机械拼混装置中充分混合均匀。
实施例4
按照质量百分比,将15%的活性红染料化合物Ⅰ(2)、25%的活性黄染料化合物Ⅱ(2)和60%的活性蓝染料化合物Ⅲ(2)在机械拼混装置中充分混合均匀。
实施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诺其纺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诺其纺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44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MPPT控制器的电压检测电路
- 下一篇:可携式环保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