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微纳米活能氧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24371.9 | 申请日: | 2012-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君;幸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国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纳米 活能氧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污水微纳米活能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a、物化:将污水进行沉淀除砂处理;
b、分离:将污水进行微纳米气泡氧化分离,气泡直径小于50微米;
c、生物处理:经微纳米气泡处理后的污水,流进具有仿生生物载体的反应池中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厌氧及好氧反应;
d、排放:污水的COD的去除率达98%以上后再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微纳米活能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修建简易格栅沉砂段,污水自然收集通过沉砂段进行自然沉淀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微纳米活能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中,在沉砂段的溢流水中,加入微纳米气泡进行氧化分离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微纳米活能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步骤中,将仿生生物载体按1M2/10m3的量设置于反应池的载体生物反应水体中,然后通入污水,进行自然培养土著微生物,使微生物含量逐渐达到至少2.5×109个/g,经微纳米气泡处理后的污水,再通过该仿生生物载体自然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污水微纳米活能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由多磁场回旋微细小氧气泡发生器生成,多磁场回旋微细小氧气泡发生器包括高压气水混合室和旋转压缩腔,所述高压气水混合室呈圆筒状,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旋转压缩腔连通,沿高压气水混合室的切线设置有带压气水进口,旋转压缩腔内壁上设置有磁片层,旋转压缩腔一端与高压气水混合室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气泡水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微纳米活能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压缩腔呈圆台状,气泡水出口设置在圆台的小圆上。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污水微纳米活能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生物载体采用孔穴比表面积达250M2/M2以上的聚氨酯高弹性海绵加工而成,其仿生生物载体加工大小为1-2×1-2cm的方块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微纳米活能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生物载体对水体进行生物过滤,分解和转化其中的有害物质,同时在微米纳米气泡的作用下向水生动物提供食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微纳米活能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生物载体形成过程采用微生物自行固定化技术,其自然繁殖固定后形成的仿生生物载体膜可使得好氧、兼氧、厌氧菌种共存于一体,使反应池中仿生生物载体膜的活性生物总量达到15g/L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国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未经西藏国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43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砌筑干粉砂浆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四轮驱动小推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