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3693.1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2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平;丁明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3/30 | 分类号: | A61K33/30;A61K9/06;A61K47/44;A61P17/00;A61K31/045;A61K31/12;A61K31/122;A61K3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秋越 |
地址: | 43006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湿疹 外用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中药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湿疹(eczema)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皮肤病、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湿疹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皮肤病,治疗需要复发性专用药,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临床治疗
西医内用药治疗原则:首选抗组胺药:多选两种联合应用,如第一代与第二代抗组胺药联合应用;但应注意,不宜同类药物联合应用。一般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急性期渗出明显者可用钙剂、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等静脉输注以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有继发感染者加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外用药治疗原则:急性湿疹红肿明显、有大量渗出,或有糜烂、溃面的皮损,宜用冷湿敷,常用3%的硼酸溶液。红肿不严重,水疱、渗液不多时可外用锌氧油;有感染时可用雷夫奴尔氧化锌油。轻度红肿、丘疹、水疱而无渗液、糜烂面时可用煅炉甘石洗剂。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为防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加抗菌药物。慢性期可选用软膏、硬膏、涂膜剂;顽固性局限性皮损可用糖皮质激素做皮损内注射。
西医治疗此类疾病多用化学或激素类药物,具有毒副作用且易产生耐药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湿疹的药物组合物,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进行加减配方,具有良好的杀菌、收湿、止痒的功效,现代药学研究亦证实该药物具有抗炎、抗菌和止痒作用。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为中药制剂,不含激素,不产生耐药性。药力直达患处,起效迅速,不易复发,突破西药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和耐药性的局限,组方独到。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湿疹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含有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
煅炉甘石 100~350;
冰片 68~200;
人工麝香 0.5~5;
硼砂 2~15;
丹皮酚 1~15。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的治疗湿疹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含有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
煅炉甘石 120~300;
冰片 80~170;
人工麝香 0.8~4;
硼砂 2~15;
丹皮酚 2~10。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的治疗湿疹的外用药物组合物为软膏剂,还含有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
凡士林 300~804.5;
二甲亚砜 5 ~30;
羊毛脂 20~80。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的治疗湿疹的外用药物组合物为凝胶剂,还含有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
聚山梨脂-80 5~8;
甘油 450~550;
凝胶基质 3~5;
防腐剂 2~4;
透皮吸收促进剂 2~4。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的治疗湿疹的外用药物组合物为冲洗剂,还含有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
甘油 280~380;
蒸馏水 220~320。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的治疗湿疹的外用药物组合物为霜剂,还含有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
凡士林 280~380;
甘油 200~300;
十六醇 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36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