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养殖场专用漏粪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3585.4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6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谢承华;郭绍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奥星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1/01 | 分类号: | A01K1/01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龚拥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场 专用 漏粪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场的漏粪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养殖场专用漏粪板。
背景技术
现有养殖场的漏粪板有铸铁漏粪板、塑料网板等,但是这些漏粪板的漏缝与漏粪板的正面1-1相交处的边缘为直角状,即上口的边缘为直角。或者说这些漏粪板的漏缝的上口很锋利,容易伤害养殖动物,例如非常容易伤害猪蹄,导致感染。另一方面,直角的上口经动物长期踩踏后,也很容易破损,致使动物的脚或蹄子容易插入漏缝中,进一步伤害动物,也更容易感染。再者,上述的漏粪板下口一般为大小一致的条形状,这就使漏粪板正面1-1的动物粪便不容易从漏粪板掉下,相反,容易积压和堵塞在漏缝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使动物粪便容易掉下的养殖场专用漏粪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养殖场专用漏粪板,包括漏粪板本体,所述漏粪板本体上设有至少两个漏缝,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缝为上口小、下口大的喇叭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位于漏粪板本体的正面的上口的侧边缘经倒角后,形成与漏粪板本体的正面自然衔接的圆弧状边缘。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位于漏粪板本体的正面的上口的两个端头的端边缘经倒角后,形成与漏粪板本体的正面自然衔接的圆弧状边缘。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口由两个侧垂直面和两个端垂直面组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口由自上向下逐渐向外倾斜的两个侧倾斜面和两个端倾斜面组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位于漏粪板本体反面的下口的下边缘经倒角后,形成与漏粪板本体的反面自然衔接的圆弧状边缘。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漏粪板本体为水泥漏粪板。
本发明的漏缝为上口小、下口大的喇叭状,这样动物粪便在漏缝中不容易挤压和堵塞,利于粪便从漏缝掉下。位于漏粪板本体正面的上口的边缘经倒角后,形成与漏粪板本体的正面自然衔接的圆弧状,圆弧状边缘不容易磨损,使动物的脚或蹄子也不容易磨损。漏缝的上口由垂直的壁面组成,这样就增加了漏缝上部的厚度,使漏缝的上口不容易破损,即延长了漏缝的使用寿命,也保护了动物的脚或蹄子。总之,本发明既容易使动物粪便漏下,也能保护动物的脚或者蹄子不易受伤害;而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C_C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养殖场专用漏粪板,包括漏粪板本体1,所述漏粪板本体1上设有至少两个漏缝2,所述漏缝2为上口3小、下口4大的喇叭状。所述位于漏粪板本体1的正面1-1的上口3的侧边缘5经倒角后,形成与漏粪板本体1的正面1-1自然衔接的圆弧状边缘。
参见图4和图5,所述位于漏粪板本体1的正面1-1的上口3的两个端头的端边缘6经倒角后,形成与漏粪板本体1的正面1-1自然衔接的圆弧状边缘。所述上口3由两个侧垂直面7和两个端垂直面8组成。所述下口4由自上向下逐渐向外倾斜的两个侧倾斜面9和两个端倾斜面10组成。所述位于漏粪板本体1反面1-2的下口4的下边缘11经倒角后,形成与漏粪板本体1的反面1-2自然衔接的圆弧状边缘。所述漏粪板本体1为水泥漏粪板。
本养殖场专用漏粪板可用于养殖各种动物。本实施例中,用于养猪,漏缝的上口宽度根据猪的大小来实际确定,养大猪时,上口宽度为20mm,养仔猪时,上口宽度为10mm。各漏缝之间整齐排列,一个养殖场专用漏粪板上可以设置20个漏缝,各漏缝4行5排的矩阵式排列,使用时,还可以将多个养殖场专用漏粪板排列在一起。本养殖场专用漏粪板采用水泥漏粪板,成本低、不腐蚀、使用寿命长;其中上口小,下口大,易落粪,不留细菌,缝边圆滑有倒角,板面光亮,几乎无气、无水孔,易清洁不伤猪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奥星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奥星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35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动反应情况监测方法以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校车安全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