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中、低聚茶褐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22451.0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4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明;王玉;张兰兰;顾睿;李长文;刘顺航;贾黎晖;陈庆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8 | 分类号: | A23F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 11130 | 代理人: | 王为 |
地址: | 665000 云南省思***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聚茶褐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不同聚合度的茶褐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普洱熟茶用水提取得到提取液,提取液浓缩后离心得到上清液;
步骤2,上清液加入乙醇,得到沉淀物,沉淀物加水溶解,离心得到离心液,干燥后得到茶褐素干粉;
步骤3,茶褐素干粉用水溶解,用滤膜过滤法得到不同聚合度的茶褐素。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1所述用水提取是用5-20倍量的水,80-100℃提取2-5次,每次0.5-2小时;合并提取液后,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1.05~1.10,然后再离心。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2中所述加入乙醇是加入90%以上的乙醇,使加入后的乙醇浓度达到70%-80%,加入乙醇后,常温或冷却放置12-36小时,析出沉淀物,分离上清液得到沉淀物,沉淀物用水溶解至比重1.05~1.10,离心收集离心液,干燥后得到茶褐素干粉;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3中所述用水溶解是将茶褐素干粉用水溶解成0.5-2g/L,然后用孔径0.45μm和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滤出的溶液再经过截流分子量为5万的纳滤膜过滤,其中,没有滤过的溶液称为膜上溶液,收集该膜上溶液并进行干燥得到高聚茶褐素,滤出的溶液再经截流分子量为1万的纳滤膜过滤,收集没有滤过的溶液,并进行干燥得到中聚茶褐素,收集滤出的溶液并进行干燥得到低聚茶褐素。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取普洱熟茶适量,加10倍量水加热80℃提取2次,每次1小时,过滤,茶渣加8倍量水,加热80℃提取0.5小时,过滤,茶渣弃去,合并提取液,过300目滤布,滤液70℃减压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管式离心,得离心上清液,加95%乙醇醇沉至含醇量80%,静置过夜,离心,得醇沉沉淀,加热水复溶至比重1.05-1.10,管式离心,得上清液,喷雾干燥,得干粉A;取茶褐素干粉A用水复溶,依次过0.45μm和0.22μm的微孔滤膜,滤过液先用截流分子量为5万的纳滤膜过滤,膜上截流溶液减压浓缩至比重1.10~1.15冻干得高聚茶褐素;5万膜透过液再用截流分子量为1万的纳滤膜进行膜截流,膜上未通过溶液减压浓缩至比重1.10~1.15,冻干得中聚茶褐素;分子量截流膜1万的纳滤膜透过液浓缩后冻干得低聚茶褐素。
6.用权利要求1的方法制备的茶褐素,其特征在于,其中分子量分布小于1万为低聚茶褐素;分子量分布在1~5万为中聚茶褐素;分子量大于5万为高聚茶褐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24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品信息生成推送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通用串行总线传输转译器及微帧同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