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理线结构的扇框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2318.5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1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辉;洪雅惠;谢明凯;温兆戊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0 | 分类号: | F04D29/4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扇框,尤指一种具有理线结构的扇框。
背景技术
一般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散热风扇,其电源线经由一理线结构来对外连接,而理线结构主要形成于一风扇扇框的肋条上,其具有固定及保护电源线的功能,使电源线在风扇运转时,不致因震动或风力影响而松脱或卷入风扇中,且在组装计算机系统时,不会因拉扯而造成电源线自风扇马达上的点焊处脱落。
请参考图1为传统具有理线结构的扇框,其主要包括一框体10,框体10具有一侧面20及形成在侧面20上方的一顶面30,自顶面30及侧面20开设出一出线凹槽40,并于顶面30及侧面20的交接处朝出线凹槽40方向延伸出一理线凸臂50。由此,当一定子(图未绘出)设置于框体10内时,定子的一电源线L沿着出线凹槽40穿出,并被理线凸臂50止挡限位。
然而,随着目前电子产品内部空间有限及元件繁多,电源线L的收纳方向已不同以往只需朝单一方向折收,导致框体10应具有多种理线方式及方向,而方便设计出电源线L的最佳收纳路径;另外,电源线L于出线处A时并未固定,则容易在出线处A发生电源线L拱起的情况,故必须额外利用线夹或点胶方式使电源线L整齐固定于出线处A,导致风扇组装上增加生产及人力成本。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于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即成为本发明人开发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理线结构的扇框,其利用理线结构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理线槽及第二理线槽,从而让电源线可选择不同的收纳路径,以达到本发明具有多种理线方式及方向,进而增加理线结构的适用性及广泛性。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理线结构的扇框,包括:一框体,具有一侧壁;以及一理线结构,包含开设在该侧壁的一第一理线槽、及自该框体延伸并形成于该第一理线槽上方的一理线凸块,该理线凸块设有一第二理线槽及形成在该第二理线槽周缘的一挡设段。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功效,因理线结构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理线槽及第二理线槽,使电源线可选择朝远离侧壁的方向收纳、朝垂直侧壁的方向收纳、或沿着侧壁的方向收纳等,以达到本发明具有多种理线方式及方向,进而增加理线结构的适用性及广泛性。
另外,止挡臂延伸出凸部、理线凸块延伸出卡持部、或辅助挡臂延伸出突出部,皆可避免电源线脱离理线结构,进而提高理线结构的扣线稳固性。
再者,因抵靠部的作用,使电源线于出线处不会发生拱起现象,就无须额外利用线夹或点胶方式使电源线整齐固定于出线处,以达到本发明的风扇具有组装方便及节省成本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具有理线结构的扇框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扇框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扇框局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扇框另一局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扇框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扇框的另一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扇框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扇框的另一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扇框的第三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扇框的另一第三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扇框的第四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扇框的第五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现有技术:
10 框体
20 侧面
30 顶面
40 出线凹槽
50 理线凸臂
L 电源线
A 出线处
本发明:
1 框体
11 侧壁
12 顶壁
13 底壁
14 内周缘
15 凹陷
16 辅助挡臂
161 突出部
2 理线结构
21 第一理线槽
211 第一开口
22 理线凸块
221 内端面
222 外端面
223 卡持部
23 第二理线槽
231 第二开口
24 挡设段
241 抵靠部
242 止挡臂
243 凸部
3 收线空间
L 电源线
A 出线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23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