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钙盐法精制M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1892.9 | 申请日: | 2012-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8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承秋;刘经福;赵峰;苗静;郭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尚舜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7/72 | 分类号: | C07D277/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300 山东省菏泽市单***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钙盐法 精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硫化促进剂,具体涉及一种粗品橡胶硫化促进剂M(2-巯基苯并噻唑)的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
橡胶硫化促进剂M(2-巯基苯并噻唑)是噻唑类促进剂的重要老品种,同时又是大多数次磺酰胺类促进剂合成的母体材料,在各类橡胶助剂中产量占据首位。M在橡胶工业的另一个用途是作为塑解剂,在天然橡胶的塑炼过程中加入少量的M,可大大增加生胶的塑炼速度,也可有效地阻止铜的腐蚀,也能作为矿物浮选剂、载体树脂,还能用于环氧树脂的改性,纯品可用作金属特种试剂,用途极为广泛。但是促进剂M的“三废”问题,至今全球都没有很好解决。在目前国内生产企业主要采用以苯胺为原料和二硫化碳、硫黄进行反应得到,其中又分为高压法和常压法,目前一般采用的是高压法,即把苯胺、CS2和S三种原料在高温高压下合成,再经过一系列后处理分离、提纯到促进剂M。从后处理的不同,又可分为酸碱法和溶剂法。目前工艺大部分都采用酸碱法精制M,所得纯度低,熔点一般170-171℃,工艺复杂,条件控制苛刻,腐蚀设备,产生大量废水需要处理,三废污染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钙盐法精制M的生产方法。本发明以廉价易得的钙氧化物或其氢氧化物或两者的混合物作为分离剂替代高浓度液碱作为原料,克服了M纯度低、收率低、腐蚀设备、废水量大,COD高的缺点。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苯胺、CS2和S三种原料在高温高压下合成粗品M,在粗品M中,加入以钙氧化物或其氢氧化物或两者混合物作为分离剂的水混合乳液,粗品M与分离剂的摩尔比为1:0.5-1.5,控制温度在40-100℃下反应1-2小时,加水稀释,然后通过鼓入空气,使粗M中与M性质相近杂质的钙盐优先和鼓入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微粒并游离出杂质,在鼓入空气的气浮作用下碳酸钙微粒与游离出的杂质进行吸附聚集,从而分离提纯;M钙盐溶液经静置移出,经酸析中和M钙盐,脱水干燥得到精制M。
其中,粗品M与分离剂的摩尔比优选1:0.95-1.05。
其中,稀释用水量为水混合乳液体积的15-40倍,优选20-30倍。
其中,分离剂与溶剂水混合成含氢氧化钙质量分数为5—40%的水乳状液。
其中,酸析所用酸为质量分数为5-25%的工业副产品盐酸。
其中,酸析中和反应控制终点pH5-6。
其中,分离剂钙氧化物或其氢氧化物或两者混合物有效成分含量在50-100%。所谓有效成分是指钙氧化物中的氧化钙,钙氢氧化物中的氢氧化钙。
本发明钙盐法精制M的生产方法,采用了廉价易得的钙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或两者的混合物作为分离剂,较大程度提高了高压法M的收率与质量,可以减轻我国目前氯碱行业的负担及高额的运输费用,使得丰富的钙资源能够在工业上有了新的利用;钙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或两者的混合物作为分离剂,可利用空气中CO2来代替强酸硫酸进行变化,既减少了设备的腐蚀又净化了空气中超标的CO2,使大气环境得以改善;同时工业副产盐酸又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废盐酸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钠小得多,氢氧化钙溶液的腐蚀性和碱性比氢氧化钠小,对M的分离选择性好,可节约80%以上用水量,与氢氧化钠相比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生产,能源的消耗大大降低。
本发明采用钙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或两者的混合物作为分离剂,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是较佳选择,真正实现了节能、降耗、清洁、环保的目的。表1至表3是钙盐法与钠盐法的实验数据比较:
表1精制方法不同收率质量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尚舜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尚舜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18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