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弯机油缸的堵塞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1420.3 | 申请日: | 201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4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杰;黄伟;乔根荣;吉露;冷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20 | 分类号: | F15B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弯 机油 堵塞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弯机油缸的堵塞结构,属于折弯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折弯机油缸的活塞杆是空心的,孔内装有定位用的挡块螺母,机床在工作时,活塞杆内侧也为油缸上腔,充满了高压液压油,因此堵塞需要具备密封住高压油的作用,现有密封堵塞和承压堵塞是一体的,由于受制于螺纹面和密封面的同轴度及螺纹的强度,密封面与活塞杆内孔面的配合间隙比较大,高压下密封0形圈经常被破坏而易漏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弯机油缸的堵塞结构,解决现有折弯机油缸的活塞杆内侧密封堵塞和承压堵塞为一体结构存在的高压下密封0形圈经常被破坏而易漏油的不足,通过本发明实现有效防止密封圈被挤出损坏,降低漏油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折弯机油缸的堵塞结构,包括油缸活塞杆内侧中的密封堵塞和承压堵塞,密封堵塞外表面设置的密封圈,承压堵塞与活塞杆内侧的螺纹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堵塞和承压堵塞为分体式结构,即独立的两部分,密封堵塞和承压堵塞与活塞杆内侧形成各自的结合面。
所述折弯机为110吨时其密封堵塞与活塞杆内孔配合间隙为Φ120H9/h7(0,+0.122)。
本发明通过改变现有折弯机油缸活塞杆内孔中的密封堵塞和承压堵塞一体结构为由两部分构成,克服了现有结构由于受制于螺纹面和密封面的同轴度及螺纹的强度,密封面与活塞杆内孔面的配合间隙比较大,高压下密封0形圈经常被破坏而易漏油的不足,由两部分构成后,密封堵塞与活塞杆内孔配合间隙可以做的相对较小,有效的防止了密封圈被挤出损坏,降低了漏油率。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使用成本。以WEH63吨61台实验机型为例,采用本发明结构油缸下腔出现漏油故障仅2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缸体,2挡块螺母、3缸盖,4活塞杆,5密封堵塞,6承压堵塞,7密封面,8螺纹面。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由油缸体1,挡块螺母2、缸盖3,活塞杆4,密封堵塞5,承压堵塞6构成,密封堵塞5、承压堵塞6为独立的两部分,密封堵塞5与活塞杆4内孔形成密封面7,承压堵塞6与活塞杆4内孔形成螺纹面8,密封堵塞5的外表面上设置不少于两道O型密封圈。由于密封堵塞5、承压堵塞6为独立的两部分,制造时可以忽略密封堵塞5与承压堵塞6的同轴度要求,因而密封堵塞5与活塞杆4内孔的配合间隙可以做的比较小,以110吨折弯机为例,其密封堵塞与活塞杆内孔配合间隙范围可控制在Φ120H9/h7(0,+0.1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14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