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托辊轴的车加工方法及车床胎具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1086.1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3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邵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盘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00 | 分类号: | B23B1/00;B23B5/08;B23Q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35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辊轴 加工 方法 车床 胎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床上的夹具结构及一种车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工托辊轴所有工序为:下料—打孔—粗车—粗车—精车—切槽。在精车前,托辊轴的制作需要:1,圆钢棒材经锯切下料。2,车加工料件的两端面并倒角,在料件的一个端面上加工中心孔。3,将此中心孔顶在车床尾座的顶尖上并用卡盘夹持住另一端进行粗车加工。4,松开顶尖和卡盘,将料件取下,在其另一个端面上加工定位孔。5,再把第二个中心孔顶在车床的尾座顶尖上并用卡盘夹持住另一端进行粗车加工。这样加工时不仅需要两次制作中心孔,比较麻烦,而且每次取下零件都需要松开卡盘再重新夹持找正,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在车加工托辊轴时工序和操作繁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简单易操作的车加工方法,以及实施这种加工方法的车床胎具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托辊轴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下料,按照托辊轴的长度将圆钢棒材加工成小段料件;
步骤二,车加工料件的两端无同轴度要求的非配合圆柱面并倒角;
步骤三,利用车床胎具将料件的两端夹持固定,粗车料件上除第二步外的其他有同轴度和配合要求的圆柱面;
步骤四,精车第三步的各圆柱面。
一种用于托辊轴加工的车床胎具结构,包括卡盘和尾座,在尾座的前端安装有定位座,卡盘上夹持有定位座。
定位座中心有一个锥形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利用本发明的车床胎具机构夹持工件,不必在工具件两端加工出定位孔,也不必再将工件取下作二次夹持,车两头的有同轴度要求的配合圆柱面时不需调头找正,一次夹持即可加工完成,节省了工序。
2. 每次取下工件时,只需松开车床尾座即可,不必再松开卡盘,操作简单。
3. 定位座中的锥形孔设计,即能夹持固定住工件,而且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工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将现有的车床进行改装,把车床尾座3上的顶尖去掉,在原来顶尖的位置上加工出定位座2,再制作一个定位座2,定位座2中心有一个锥形孔定位孔,将定位座2夹持到卡盘1上。
加工方法,
步骤一,下料,按照托辊轴的长度将圆钢棒材加工成小段料件;
步骤二,车加工料件的两端无同轴度要求的非配合圆柱面并倒角;
步骤三,利用车床胎具将料件的两端夹持固定,粗车料件上除第二步外的其他有同轴度和配合要求的圆柱面;
步骤四,精车第三步的各圆柱面。
实施例2:把车床尾座3上的顶尖去掉,制作两个定位座2,定位座2中心有一个锥形孔定位孔,将一个定位座2夹持到卡盘1上,另一个定位座2安装到尾座3上。加工方法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盘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盘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10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抛光平台
- 下一篇:一种可测量体温的血氧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