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亚酰胺多层膜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0201.3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1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声昌;罗吉欢;余景文;陈宗仪;黄盛裕;陈吴政翰;钟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18;B32B27/20;B32B37/1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祁丽;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亚酰胺 多层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亚酰胺多层膜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别有涉及一种具有色彩的聚亚酰胺多层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移动通讯及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印刷电路板的制造逐渐朝向高密度化、轻小化及高效能化的方向发展。然而,为了避免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的金属线路接触水气而氧化,通常会覆盖保护膜于电路板上,以提供保护作用。聚酰亚胺(polyimide,PI)由于符合软性电路板对于机械强度、可挠性、耐溶性、介电性质及耐热性等需求,已被广泛应用于软性电路板中。一般而言,聚酰亚胺薄膜呈现黄色透明,因此,将聚酰亚胺薄膜覆盖于印刷电路板上,仍可观察到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路图案。
为进一步符合美观上的需求,同时可保护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路布局可能涉及的技术机密,日前已开发出呈现特定颜色且具有遮蔽性的聚酰亚胺薄膜,例如美国专利第5031017及5078936号所公开的。然而,当具有特定颜色的聚酰亚胺薄膜经表面处理时,如:等离子处理、电晕放电处理、喷砂、溶剂擦拭或类似处理,此聚酰亚胺薄膜中的颜料可能会脱落而污染制程设备并导致该聚酰亚胺薄膜色彩不均匀(即,产生色差(color deviation)的现象)。
因此,业界需要一种耐表面处理且可呈现特定颜色的具有遮蔽性的聚酰亚胺薄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亚酰胺多层膜,包括﹕呈色层,其含有颜料﹔第一保护层,设置于该呈色层的一表面上,且该第一保护层的厚度为0.5微米至3微米。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保护层还包含1重量%至15重量%的消光剂。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聚酰亚胺多层膜。
图2显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聚酰亚胺多层膜。
附图标记说明
10、20 多层聚酰亚胺膜
12 呈色层
14 保护层
16 颜料
18 消光剂
19 第二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耐表面处理、可呈现所需颜色、且具有遮蔽性及所需电气性质的多层聚酰亚胺膜。
在部分实施例中,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除耐表面处理、呈现所需颜色、及具有所需电气性质之外,还具有低光泽度值的多层聚酰亚胺膜。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聚酰亚胺多层膜10。如图1所示,聚酰亚胺多层膜10包含呈色层12以及设置于呈色层上表面的第一保护层14。其中,呈色层12包含颜料16,以使聚酰亚胺多层膜10呈现所需的色彩。
用于本发明的颜料16可为有机颜料或无机颜料。举例而言,颜料16可包含但不限于下列材料:镉红(Cadmium Red)、镉朱红(Cadmium Vermilion)、暗红(Alizarin Crimson)、耐久紫红(Permanent Magenta)、凡戴克棕(Van Dyke brown)、钡柠檬黄(Barium Lemon Yellow)、镉柠檬黄(Cadmium Yellow Lemon)、浅镉黄(Cadmium Yellow Light)、中镉黄(Cadmium Yellow Middle)、橘镉黄(Cadmium Yellow Orange)、鲜红(Scarlet Lake)、茶黄带绿(Raw Umber Greenish)或暗茶(Burnt Umber)、黑色颜料,包括:碳黑、氧化钴(cobalt oxide)、铁锰铋黑(Fe-Mn-Bi black)、铁锰氧化物尖晶石黑(Fe-Mn oxide spinel black)、(Fe,Mn)2O3黑、铜铬铁矿黑尖晶石(copper chromite black spinel)、灯黑(lampblack)、骨黑(bone black)、骨灰(bone ash)、骨炭(bone char)、赤铁矿(hematite)、黑色氧化铁、云母状氧化铁、黑色错合无机色料(CICP)、CuCr2O4黑、(Ni,Mn,Co)(Cr,Fe)2O4黑、苯胺黑、苝黑、蒽醌黑、铬绿黑赤铁矿、铬铁氧化物或上述物质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0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驾驶员辅助系统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注射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