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库连接的自动路由和负载均衡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0053.5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0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伟;杨正平;田志勇;胡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武汉恒亿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44305 | 代理人: | 陈江雄 |
地址: | 51803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库连接 自动 路由 负载 均衡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库连接的自动路由和负载均衡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比如IBM就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它将通过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简而言之,就是将一切“实物”信息化。这形成了一个问题,未来的现实世界,都将会以“信息”的模式存储在庞大的数据库中,这就对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等相关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大部分关系型数据库本身都提供了比较完善的数据复制方案,在数据访问层上都是基于连接池和数据库本身的数据集群访问机制来实现。由于关系型数据访问无非是对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对数据的访问基于应用的不同一般实现读写分离,以提高数据的读写速度。在实现读写分离上都基于对已部署数据库对应的地址、用户名、密码进行固定配置去访问,这种固定配置一方面对程序的灵活性有一定的限制,二来不能灵活根据服务器处理性能进行数据处理的合理调配,同时在数据库出现故障时需要手动修改数据库地址配置来访问可用的数据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发明而学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库连接的自动路由和负载均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各数据库之间的路由配置关系并保存在本地线程池中生成数据库连接路由表,所述数据库连接路由表中至少设置有用于记录各数据库连接权重和被访问次数的标记;当需要对某一数据库进行读写操作时,根据所述数据库连接路由表中的所述数据库连接权重和被访问次数,按照权重访问均衡原则对连接的数据库进行资源调度,实现所述对某一数据库进行读写操作。
进一步地,该数据库连接路由表还包括如下参数:数据库ID、数据库连接串、数据库类型、用户名、密码。
其中,连接权重包括读权重和写权重,所述被访问次数包括:读处理次数和写处理次数。
进一步地,在数据库系统初始化时,根据所述路由配置关系对每个数据库进行初始化,并将该数据库连接路由表保存在本地线程池中,同时将该每个数据库连接的读处理次数和写处理次数初始化为0。
优先地,当实现所述对某一数据库进行读或写操作时,则将该数据库的读处理次数或写处理次数加1。
进一步地,当需要对某一数据库进行读写操作时,首先对执行的数据操作语句进行解析,判定数据库是读操作还是写操作,再根据数据库连接路由表获取相应的连接进行数据处理操作。
进一步地,当连接中的某一数据库处于不可用状态时,则从所述数据库连接路由表中删除该数据库的连接,直到其为可用状态,再添加进所述数据库连接路由表。
进一步地,启用守护线程对所述数据库连接路由表中的每个数据库的连接进行定期连接测试来判断所述某一数据库是否为可用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库连接的自动路由和负载均衡的系统,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数据库,进一步包括:数据库连接路由表,保存于本地线程池中,用于建立各数据库之间的路由配置关系,所述数据库连接路由表中至少设置有用于记录各数据库连接权重和被访问次数的标记;数据库连接调度模块,用于当需要对某一数据库进行读写操作时,根据所述数据库连接路由表中的所述数据库连接权重和被访问次数,按照权重访问均衡原则对连接的数据库进行资源调度,实现所述对某一数据库进行读写操作。
进一步地,还包括:数据库操作解析模块,用于对执行的数据操作语句进行解析,判定数据库是读操作还是写操作;数据库连接监听模块,用于启用守护线程对所述数据库连接路由表中的每个数据库的连接进行定期连接测试来判断各数据库是否为可用状态。
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实现,同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如下优点:实现了更为简单的数据连接访问和灵活的数据连接配置,确定了基于读写分离的访问配置,基于权重的和访问次数的路由实现了负载均衡,提高了效率,同时通过对连接的监听,很好地实现了对故障的转移。
通过阅读说明书,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更好地了解这些技术方案的特征和内容。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发明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技术方案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武汉恒亿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武汉恒亿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00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朗肯循环系统
- 下一篇:纯电动汽车离合制动机构及能量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