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镍液体络合肥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9517.0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孟逸群;孟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庆华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络合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络合肥的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含镍液体络合肥的生产方法,属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络合物是由一个大分子配位体与一个中心金属原子连接所形成的环状结构。能与金属离子起络合作用的有机分子化合物称为络合剂,或叫配体。络合剂在植物的细胞中能有选择地捕捉某些金属离子,又能在必要时适量释放出这种金属离子。由于络合剂具有对金属离子的“擒”(吞或捕捉)“纵”(吐或释放)的能力,让作物吸收营养更容易,更加充分合理,所以,它在植物体内承担着指挥部的作用,平衡根、茎、叶、花、果实之间的营养供给,使植物茁壮生长。所以说,络合剂在肥料生产上的应用是农业生产上的又一次革命。
镍元素被确认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之一。植物体内镍的含量一般在0.05-5.0ug/g之间,根据植物对镍的累积程度不同,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镍超累积型,主要是野生植物,镍含量超过1000mg/kg;第二类为镍积累型,其中包括野生的和栽培的植物,紫草科、十字花科、豆科和石竹科。植物主要吸收离子态镍(Ni2+),其次吸收络合态镍如Ni-EDTA和Ni-DTPA。植物体内镍的运输较为迅速。在木质部中镍可与有机酸或多种肽形成螯合物。
镍元素的营养功能为:(1)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2)催化尿素降解。镍是脲酶的金属辅基,脲酶是催化尿素水解为氨和二氧化碳的酶,豆科植物和葫芦科植物对镍的需求最为明显,这些植物的氮代谢中都有脲酶参加。(3)防治某些病害。低浓度的镍可促进紫花苜蓿叶片中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达到促进有害微生物分泌毒素降解,从而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
目前植物施用的肥料以氮、磷、钾为主,以单一成分或者复合肥的形式施加,但是长期使用,容易出现土壤板结,钙、镁、锌、钼、锰、铁、铜、镍等金属元素流失严重,肥料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络合肥应运而生,目前方法生产的络合肥的络合程度普遍较低,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含镍液体络合肥的生产方法,该方法络合程度高,生产的络合肥克服了现有肥料中钙、镁、锌、钼、锰、铁、铜、镍等金属元素流失严重,肥料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肥效显著。
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镍液体络合肥,该肥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30~40,磷酸铵10~20,黄腐酸10~20,味精蛋白8~15,钾盐5~15,硫酸锌1~2,硼酸1.5~2.5,硫酸亚铁2.5~3.5,硫酸镁5~8,硫酸锰2~3,硫酸铜2~3,硫酸镍2~3。
其中磷酸铵选自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钾盐选自氯化钾、硫酸钾;所述黄腐酸质量百分含量为95%,为煤化工副产品;所述味精蛋白为生产味精的副产品,味精蛋白中蛋白质质量百分含量为70%以上,其中谷氨酸占味精蛋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9-10%、蛋氨酸为2-3%、赖氨酸为0.2-1%。
本发明一种含镍液体络合肥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络合反应: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原料备用;首先将水加入反应釜中,加入酸度调节剂,调节pH值为5.3~6.0,加入尿素,逐渐加热,控制温度≤80℃,尿素熔融后加入黄腐酸、味精蛋白2种络合剂以及磷酸铵、钾盐、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镁、硫酸锰、硫酸铜和硫酸镍,75℃~80℃控温反应90±5分钟,再加入硼酸和硼酸质量0.5±0.05%的消泡剂,升温至110℃~115℃,控制温度恒定,在1.1~1.4个大气压下络合反应30~40分钟。
(2)负压浓缩:络合反应后,对反应釜施加1.2~1.3个大气压的负压5~15分钟,得到稀浆状物料。
(3)沙磨匀浆:通过沙磨机研磨步骤(2)所得稀浆状物料至50~70目,得到均匀浆状肥料。
(4)灌装包装:将步骤(3)所得均匀浆状肥料通过灌装机计量装入包装桶或包装袋。
上述步骤(1)络合反应中的酸度调节剂优选摩尔比为1:3的磷酸、柠檬酸混合物,所述消泡剂优选植物油。
本发明反应釜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原料的溶解和络合反应,反应釜要求密封、无泄漏、耐高温、高压、耐腐蚀、搅拌转速中等。主要技术指标:容积1000~10000L,使用压力≤10.0Mpa,温度≤300℃,搅拌转速20~500r/min可调,加热方式:电、蒸汽、导热油,主要材料耐腐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庆华,未经孟庆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95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