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辐射移动终端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19373.9 | 申请日: | 2012-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1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巫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巫少芬 |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陈文福 |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辐射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终端技术, 具体是指一种能有效减少移动终端通话时对人体辐射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移动终端类型很多,移动终端在通话时会产生辐射,而且随着通话时间的延长,辐射会呈几何级数增大,目前,很多人在研究减少移动终端辐射的方案,市现有中有较多的防辐射材料,如防辐射的孕妇装、这种孕妇装由防辐射不了支撑,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辐射,但还没有应用于移动终端上。
同时,现有的移动终端都是天线和听筒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同一端,使用时,人们习惯性的将耳朵贴近大脑,以致将耳朵与天线紧贴。由于移动终端的工作是靠机身收发电波以实现通信的,无线电波的辐射会或多或少、不可避免地对人体造成损害,特别是对人脑造成损害,而移动终端电磁辐射最强的部位就是天线。采用天线靠近大脑的这个移动终端结构对人脑及耳朵均容易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移动终端所产生的电磁波对人体辐射的移动终端。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辐射移动终端,包括机壳、安装于机壳上端的听筒、移动终端屏幕、安装于机壳下端的话筒、机内射频发射接收电路和安装在机壳下端的天线,该天线与所述射频发射与接收电路连接,天线安装于机壳下端,并从机壳内伸出机外,天线和话筒安装在机壳的同一端,所述机壳的背面还设置有防辐射外壳。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天线的伸出位置是在靠近机壳背面的位置上。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防辐射移动终端将天线与话筒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同一端,使用时,移动终端的话筒可以不紧贴人的面部,天线也就可以尽量的远离大脑部位,从而使得天线所产生的辐射对人大脑的损害大大减弱,同时,移动终端在使用过程中,抽出天线和缩回天线也不必把后即离开耳朵,直接用另一只手从移动终端底部就可以抽出或推回天线,使用更为方便。
2、同时,由于该移动终端机壳的背面设置有防辐射外壳,该防辐射外壳的阻挡作用,能够在通话时进一步减少移动终端对人体的辐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所述防辐射移动终端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一所述防辐射移动终端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防辐射移动终端由机壳1、听筒2、移动终端屏幕3、机内电路(图中未示出)、话筒4、天线5组成,听筒2和移动终端屏幕3安装在机壳1的上端,在机壳1内有需完成移动终端功能的机内电路,话筒4和天线5安装在机壳1的下端,天线5在机壳1下端伸出,所述机壳1的背面还设置有防辐射外壳6(见图2)。
本移动终端还设置有机内射频发射接收电路,所述天线5与所述射频发射与接收电路连接
如图2所示,天线5安装在靠近移动终端背面的位置上。使用移动终端时,由于话筒4可以不必贴近嘴边,所以,安装于同一端的天线5可以尽量远离人的脑部,这样,天线5所产生的电磁波对人脑的辐射就减少了,当然,天线5还可以做成隐蔽式的。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巫少芬,未经巫少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93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