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9186.0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2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巫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巫少芬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17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陈文福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终端技术, 具体是指一种能有效减少对人脑、耳朵损害的手机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手机已经普遍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当中。现有的手机都是天线和听筒设置在手机的同一端,使用时,人们习惯性的将手机贴近脸部,以致将耳朵与手机紧贴,大脑与天线距离过近。由于手机的工作是靠机身收发电波以实现通信的,无线电波的辐射会或多或少、不可避免地对人体造成损害,特别是对人脑造成损害,而手机电磁辐射最强的部位就是天线。采用天线靠近大脑的这个手机结构对人脑及耳朵均容易造成损害。
同时,由于手机屏幕容易染尘,而人们在日常使用中很少能时刻关注手机屏幕的保护,用户听电话时,耳朵经常紧贴手机屏幕,所以,手机屏幕上的灰尘容易进入耳朵,以致对耳朵造成伤害。同时,由于现有手机机身上均没有配备手机屏幕清洁装置,通常是用软布或纸巾擦拭,这样不仅不能达到很好的清洁效果,而且容易划伤手机屏幕,也不便于携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手机对人脑、耳朵造成伤害的手机终端。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手机终端,包括机壳、安装于机壳上端的听筒、手机屏幕、安装于机壳下端的话筒、机内电路和安装在机壳下端的天线,所述天线从机壳内伸出机外;所述机壳包括上机壳、与该上机壳一体相连并位于所述手机屏幕下方的下机壳,以及一手机屏幕清洁装置,所述手机屏幕清洁装置与该上机壳活动连接,并横设于该手机屏幕上方能相对该手机屏幕纵向滑移,该手机屏幕清洁装置与该手机屏幕相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天线的伸出位置是在靠近机壳背面的位置上。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手机屏幕清洁装置包括一锁定装置及一清洁条,该锁定装置与该上机壳两侧活动连接,该清洁条粘贴于该锁定装置朝向该手机屏幕的内侧,该上机壳的两侧各设有一轨道。
优选的是,所述轨道的长度与该手机屏幕的长度相等,该轨道为一凹槽。
优选的是,该上机壳与下机壳的连接处为一斜面,该锁定装置与该斜面相贴。
优选的是,该锁定装置还包括一弹簧装置,该弹簧装置嵌设于该锁定装置的两端。
优选的是,该锁定装置包括一横板及一挡板,该锁定装置的两端弯折90度与该上机壳两侧相卡套,该横板弯折的两端各设有与该轨道相嵌套的卡销,该弹簧装置嵌设于该横板弯折处,该挡板斜设于该横板上方,并与该横板成一夹角。
优选的是,该夹角大于90°并小于145°。
优选的是,所述清洁条为一软纤维条。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手机终端将天线与话筒设置于手机的同一端,使用时,手机的话筒可以不紧贴人的面部,天线也就可以尽量的远离大脑部位,从而使得天线所产生的辐射对人大脑的损害大大减弱,同时,手机在使用过程中,抽出天线和缩回天线也不必把后即离开耳朵,直接用另一只手从手机底部就可以抽出或推回天线,使用更为方便。
2、同时,手机还可以加装手机屏幕清洁装置,不仅清洁保护了手机屏幕,而且使用方案,大大减少了听话时,手机屏幕上的灰尘对人体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所述手机终端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一所述手机终端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二所述手机终端加装手机屏幕清洁装置后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二手机终端加装手机屏幕清洁装置后的侧视图;
图5是图3的A-A向视图;
图6是实施例二所述手机屏幕清洁装置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手机终端由机壳1、听筒2、手机屏幕3、机内电路(图中未示出)、话筒4、天线5组成,听筒2和手机屏幕3安装在机壳1的上端,在机壳1内有需完成手机功能的机内电路,话筒4和天线5安装在机壳1的下端,天线5在机壳1下端伸出。
如图2所示,天线5安装在靠近手机背面的位置上。使用手机时,由于话筒4可以不必贴近嘴边,所以,安装于同一端的天线5可以尽量远离人的脑部,这样,天线5所产生的电磁波对人脑的辐射就减少了,当然,天线5还可以做成隐蔽式的。
实施例二
如实施例一所述手机终端还可进一步设置有手机屏幕清洁装置,其具体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巫少芬,未经巫少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9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