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18127.1 | 申请日: | 2012-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8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 发明(设计)人: | 朱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博思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樊文红 |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当中,有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污水处理厂往往滞后于城市的建设,在城市污水管网未到达的地区,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一直是很难解决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城市中生活污水的污染物已占水污染物总量的40%~50%。为解决由于我国的城市地下水道污水收集系统尚不完善,污水处理厂覆盖率较低而造成的众多无法接管地区的生活小区的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较严重的问题。
生活污水包括粪便及其冲洗水、厨房炊事用水、洗浴废水等所有的废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农村人口约8.88亿,占人口总数的70.1%。随着乡镇、农村的迅速发展和广大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及生活条件的明显改善,人口居住日趋集中,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到2010年,中国村镇污水排放量约270亿t。然而,我国乡镇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低、处理方式落后,主要的手段是修建标准化粪池,现在采用的沼气化粪池则必须经过后续兼性或好氧滤池处理才能达到国家综合污水排放二级标准。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套用城市或工业污水生化处理或物化处理技术,如采用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SBR(序批式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和地埋式接触氧化池等都由于投资大、能耗高、运行费用高、管理难度大等原因难以在农村推广应用;而目前研究较多的人工湿地技术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人工复合生态床等处理技术也存在有机负荷较低、处理效果受季节影响较大和日常维护难的缺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简述了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在工程设计和工程应用中实际情况,分析了有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的优缺点,提出了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污水处理装置的建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该污水处理系统主要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在好氧条件下利用好氧菌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由于污水中含有悬浮物、漂浮物进入调节池,采用AS型污水泵把纤维状物质撕裂、切断、输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生物处理,通过接触氧化池填料上生物膜的作用,使污水净化;污水与接触氧化池中脱落的生物膜一起流入二次沉淀池进行污水分离。经沉淀池澄清后的污水流入砂滤池进行深度处理后,进入消毒池进行处理,经消毒后,污水已完成各项处理即回用或排放。
为实现本发明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 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调节池、初沉池、厌氧生物滤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砂滤池,消毒池构成;其中,各个构成部分的依次连接顺序为:调节池、初沉池、厌氧生物滤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砂滤池、消毒池。
2. 所述的调节池,其主要调节污水的水质、水量,调节容积视来水的不均匀性而定,一般取6-8 h平均水量,池内设有预曝气.同时可避免池中污水厌氧发酵。
3. 所述的初沉池,其为省地一般采用竖流式沉淀池,上升流速0.2-0.4 mm/s,表面负荷为1.2-1.8 m3/m2·h,出水自流到厌氧生物滤池,沉淀的污泥用空气提至污泥池内。
4. 所述的厌氧生物滤池,其长宽高分别为:18 m,3 m,4 m,滤料体积和滤料粒径分别为:50 m3,35 mm,过滤厌氧池中架空一2.5 m厚的生物滤料层,滤料采用大小均匀的陶粒。
5. 所述的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其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法,并配以新型的立体弹性填料,具有一定的柔性和刚性,回弹性能好,材质比水轻,能在水中均匀舒展,对水气作密集性多层次的切割, 提高了溶解氧的传递系数,减少风量,保持立体空间均匀密度,使水气生物膜充分接触,可确保污水处理后各项指标全面达标。
6. 所述的二沉池,生化后的污水流到二沉池,它为2只竖流式沉淀池并联运行,作用主要是沉淀剥落下来老化的生物膜,二沉池表面负荷为1-1.3 m3/m2·h,上升流速为0.1-0.15 mm/s排泥用空气提至污泥池。
7. 所述的砂滤池,其采用顺流过滤、逆流反洗(滤料为石英砂,滤料承托层0.4 m,滤料层0.8 m,压脂层0.5 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博思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博思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8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资源共享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菊花鱼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