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防弯折效果的角钢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17920.X | 申请日: | 2012-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1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 发明(设计)人: | 曾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凯铭投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S3/00 | 分类号: | F16S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防弯折 效果 角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材,具体涉及具有防弯折效果的角钢。
背景技术
角钢俗称角铁、是两边互相垂直成角形的长条钢材。角钢可按结构的不同需要组成各种不同的受力构件,也可作构件之间的连接件。广泛地用于各种建筑结构和工程结构,如房梁、桥梁、输电塔、起重运输机械、船舶、工业炉、反应塔、容器架以及仓库货架等。现有角钢只是一个直角断面,也没有相应的结构去支撑,很容易出现角钢从直角线上断开,不利于在日常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角钢的边沿部分也很容易损坏,损坏后就没法再用来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货架连接的角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角钢很容易从直角边上断裂,角钢边沿部分很容易损坏,不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弯折效果的角钢,包括侧板,与侧板对应长度的底板,角钢边沿部分的防锯层和位于侧板与底板交线上的至少六个三棱柱加强楔,所述侧板一边与底板一边垂直且固定连接,侧板与底板形成直角断面,所述加强楔均匀分布在侧板与底板的交线上且固定连接。
上述的加强楔上下底面为直角三角形,每个加强楔大小相等且边长远小于角钢各条棱的长度,摆放方式相同,每个加强楔的直角固定在侧板与底板交接线上。
上述的加强楔上固定在侧板与底板交接线上的棱线对应的两个面分别平行于对应的侧板和底板。
上述的防锯层为长条状且具有一定厚度的高强度合金材料,沿角钢边沿固定一圈
上述的侧板和底板的长和高都相等。
上述的侧板和底板的高远小于侧板和底板的长和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发明在侧板和底板交线上设置有加强楔,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最好,可以增加角钢的稳定性,防止角钢直角边因一时受力不均就从侧板和底板的交线上断裂,损坏角钢。
(2)本发明在角钢的所有边沿部分都设置有一层防锯层,防止角钢在搬运过程、施工过程中损坏角钢的边沿部分影响其使用,保证角钢最大限度的应用,从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侧板;2、底板;3、加强楔;4防锯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该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发明包括侧板1,与侧板1对应长度的底板2,角钢边沿部分的防锯层4和位于侧板1与底板2交线上的至少六个三棱柱加强楔3,所述侧板1一边与底板2一边垂直且固定连接,侧板1与底板2形成直角断面,所述加强楔3均匀分布在侧板1与底板2的交线上且固定连接。加强楔3上下底面为直角三角形,每个加强楔3大小相等且边长远小于角钢各条棱的长度,摆放方式相同,每个加强楔3的直角固定在侧板1与底板2交接线上,加强楔3上固定在侧板1与底板2交接线上的棱线对应的两个面分别平行于对应的侧板1和底板2。防锯层4为长条状且具有一定厚度的高强度合金材料,沿角钢边沿固定一圈。侧板1和底板2的长和高都相等,侧板1和底板2的高远小于侧板1和底板2的长和宽。
实施例2:
本发明包括侧板1,与侧板1对应长度的底板2,角钢边沿部分的防锯层4和位于侧板1与底板2交线上的一个与交线等长的三棱柱加强楔3,所述侧板1一边与底板2一边垂直且固定连接,侧板1与底板2形成直角断面,所述加强楔3固定连接在侧板1与底板2的交线上。加强楔3上下底面为直角三角形,强楔3三角边边长远小于角钢各条棱的长度,加强楔3的直角固定在侧板1与底板2交接线上,加强楔3固定在侧板1与底板2交接线上的棱线对应的两个面分别平行于对应的侧板1和底板2。防锯层4为长条状且具有一定厚度的高强度合金材料,沿角钢边沿固定一圈。侧板1和底板2的长和高都相等,侧板1和底板2的高远小于侧板1和底板2的长和宽。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本发明的角钢进行组合形成所用建筑结构和工程结构一般形状,在侧板与底板交线上设置有三棱柱加强楔,在搬运和应用过程中,只需按一般方法搬运,进行搭建时也不需要特殊放置,也能保证角钢不从交线上断裂,角钢边沿也不会损坏,从而实现角钢更广泛的应用。
如上便可实现该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凯铭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凯铭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79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鱼类蛋白质吸收相关因子的调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