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及该导光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17896.X | 申请日: | 2012-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3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益钒;陈晓和;曾章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B5/04;F21S8/00;F21V8/00;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2012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使用 背光 模组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及该导光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面板属于非自发光型显示面板,故需要背光模组提供光源。背光模组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为侧入光式和直下式。侧入光式背光模组其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一侧,其优点在于,一是可使用较少颗的LED晶粒,节省成本,二是能够打造比较轻薄的机身,让TV液晶面板的后方不需要配置LED模块,而是放置在侧边,可减少屏幕整体的厚度,打造出较直下式LED背光液晶电视更薄的机种来。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侧入光式背光模组使用的导光板的截面结构示意简图。参见图1所示,导光板10包括光反射表面101、光出射表面102及光入射表面103。所述光出射表面102与光反射表面101相对设置,所述光入射表面103为导光板10的一个侧面。图1中示意性地表示出一束光线在导光板中传播的光路图,入射光从光入射表面103入射到导光板10,经过导光板的光反射表面101反射后,光线从光出射表面102出射。这样的导光板设计存在缺点,光线从光出射表面102出射的折射角很大,导致光出射表面102出射后呈发散趋势,一部分光从液晶屏的边缘射出,没有传播向液晶屏,从而能够有效地被液晶屏利用的有效背光光强度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光板、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及该导光板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包括光出射表面,底面及光入射表面,所述光出射表面与底面相对设置,所述光入射表面为导光板的一个侧面,所述导光板还包括沿与光出射表面垂直的方向相邻叠置的至少两层导光层,所述相邻叠置的至少两层导光层的折射率沿着光的出射方向依次减小。
优选地,所述相邻叠置的至少两层导光层中任意两层导光层的接触面包括有多个微结构,所述微结构用于汇聚入射到接触面的光线。
优选地,所述微结构具有朝向光出射方向的凸起。
优选地,所述微结构呈棱镜状。
优选地,所述棱镜状的微结构为柱状棱镜。
优选地,所述微结构呈凸透镜状。
优选地,所述相邻叠置的至少两层导光层包括相邻叠置的第一导光层和第二导光层,所述第一导光层靠近底面而所述第二导光层靠近光出射表面,所述第一导光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导光层的折射率,第一导光层和第二导光层的接触面设置有聚光作用的微结构。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还包括第三导光层,所述第三导光层沿与光出射表面垂直的方向与第二导光层相邻叠置,所述第二导光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三导光层的折射率,第二导光层和第三导光层的接触面设置有聚光作用的微结构。
优选地,相邻导光层材料中大的折射率与小的折射率之比为K,K满足的关系为:160%≥K>100%。
优选地,120%≥K>100%。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的底面设置有网点单元,用于反射入射到底面的光线。
优选地,所述网点单元沿远离光入射表面的方向上由疏到密或由小到大分布。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上述任一所述的导光板;
光源,产生入射所述导光板的光入射表面的光线;
反射装置,设置于所述导光板朝向底面的一侧。
所述反射装置邻近所述导光板的底面设置。
所述反射装置包括设置在导光板底面上并与导光板底面直接接触的反射层。
一种导光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形成一第一导光层;
(2)在所述第一导光层的一个表面进行滚压,在所述表面上形成多个具有聚光作用的微结构;
(3)在所述形成有多个微结构的表面上采用涂覆的方式形成一折射率小于第一导光层的第二导光层。
进一步还包括如下步骤:
(4)在所述第二导光层的与第一导光层接触面相对的一面上进行滚压,形成多个具有聚光作用的微结构;
(5)在所述形成有多个微结构的表面上采用涂覆的方式形成一折射率小于第二导光层的第三导光层。
进一步,所述“形成多个具有聚光作用的微结构”的步骤为:滚压形成具有朝向光出射方向的凸起的微结构。
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表面形成有网点单元的反射板;在反射板形成有网点单元的表面形成第一导光层。
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在形成导光板后在底面形成一网点单元,用于反射入射到底面的光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78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散剂配方
- 下一篇:一种三维凸包的快速构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