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叶杠杆增力海能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7073.7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1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润 |
主分类号: | F03B13/22 | 分类号: | F03B13/22;F03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23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杠杆 增力海能机 | ||
技术领域属海水流动能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活叶杠杆增力海能机,是利用海洋海水流动能发电的,包括海风海浪能、潮汐能、暗洋流等。它的背景技术相似陆地风能机技术。
发明内容活叶杠杆增力海能机,是安装于沿海及海岛周边浅海水中的,利用海水的流动能推动海转轮转动发电的,也可用于内陆河流常年流动的河水中。在这里,海能机不是单纯的表现出海水流能和河水流能量,而是加入了杠杆的特殊技术,把海水能和河水能提高好几倍,增加了发电功效。
方案活叶杠杆增力海能机,首先有一个支架,支架是两根立柱,中间一根长转轴永固在海床或河床中,长转轴上按一定距离可以安放3-6个海转轮,共一个发电机用。海转轮中旋叶与叶杆是活性连接,设计有能双面接受海水流同的转动技术(河水转轮除外,因河水永远是一个方向流动)。在叶杆的同位面,离转轴盘约八厘米处转轴上,放置有增力作用的杠杆,杠杆上有靠架,转轴成了杠杆的支点,转轴盘伸出的档桩与杠杆头端连接,成了阻力点,海水或河水流动推动旋叶,旋叶斜靠压住杠杆靠架,成为杠杆的力点,推动转轮转动,增力效果就是这么来的。
为了保持海轮转平面平衡和不被强流冲折,设计有铁外圈。
有益效果活叶杠杆增力海能机构造简单,安装便利,只要地形许可,可以平行多转轴安装或重叠高架式安装。我国长长的海岸线,多岛周边线和众多内陆河流都是安装地,为我国的电能源做出贡献。
附图说明正面图1:立柱标记(1)、转轴盘(2)、转轴(3)、轴承(4)、叶杆(5)、杠杆(6)、旋叶(7)、叶肋(8)(叶肋连接着叶面横条构成叶架,增加旋叶强度)、档桩(9)、旋叶与叶杆连接处(10)(金属卷口内有通杆连着卡条)、杠杆靠架(11)、铁外圈(12)、背面杠杆(13)。
背面图2:卡条(14)。
具体实施方式活叶杠杆增能机是全没入在海水中的机器,安装地在沿海及海岛近岸线海中(深海中只有暗洋流可安装),在常年风浪海浪和潮汐海流往返最多的地方,对地形不怎么要求,能安装下支架便行。
活叶杠杆增力海能机分两部份说明:1、支架;2、海转轮
1、支架:支架是横式的,由立柱图1(1)两根,中间有长转轴(3),长转轴(3)与立柱(1)连接,连接间有轴承(4)。长转轴(3)上可安装3-6个海转轮,间距1.5米左右,共一个发电机用,安装个数多可在中间位再立一根立柱(1)。
2、海转轮:有转轴盘(2)双层的,连接着转轴(3)和叶杆(5),叶杆(5)6根,长一米,头粗尾细(因有受力差)连接着旋叶(7)。旋叶(7)是薄金属板(别的很有硬度韧度的材料板也行),分前旋叶(7)和后旋叶(7),前旋叶(7)宽约20厘米,后旋叶约15厘米,海转轮转动的最大推力来自前旋叶(7)。前后旋叶(7)与叶杆(5)活性连接(10),旋叶(7)正面有叶肋(8),长40厘米,与旋叶(7)成的横条结合构成叶架,增加旋叶强度。叶肋(8)能接受水的推力,又不会阻挡水流,在转动中受水的阻力又小。杠杆(6)对应叶杆(5)也是6根(分前后6根,以转轴盘(2)为界)。杠杆(6)也是头粗尾细,头部放置在离转轴盘(2)8厘米外,用卡条卡着起管控作用,转轴(3)是支点,转轴盘(2)上横伸出的挡桩(9)与杠杆(6)头端相连接,成为阻力点(阻力臂约长10厘米),在杠杆(6)后部,与旋叶(7)对应位有杠杆靠架(11),正面水流来旋叶(7)斜靠压上背面杠杆靠架(11),背面水流来旋叶(7)斜靠压上正面杠杆靠架(11),这叫双面受力同向转动,这靠压力也是杠杆的力点。
作为杠杆(6)原理,有效的增力位在杠杆(6)的后部和尾部,旋叶前部宽大,叶肋也长,受水的推力也大,这力作用于杠杆(6)后尾部(当然中后部也受力)会转换成数倍的能量促进转轮转动。
转轴(3)上的支点是6个方位,对应对力,转轴(3)上支点压力应该是0.
铁外圈连着叶杆(5)顶部,平衡着整个海转轮面,也起着不被强海水流推折的作用。流动河水中的水能机同于海能机,不同点是单面杠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润,未经陈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70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蒸汽管道的复合保温结构
- 下一篇:新型多功能采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