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智能手刹用联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16849.3 | 申请日: | 2012-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5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攀;苑庆泽;钟焕祥;王显会;王洪亮;皮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T11/04 | 分类号: | B60T11/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 地址: | 31183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智能 手刹用 联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智能手刹用联接器。
背景技术
在采用机械手刹传统车型中,驻车制动由手刹拉杆通过制动拉索实施拉力并作用于制动卡钳,在实施驻车过程中需将拉杆作用力放大后再作用于主制动拉索,才能达到制动器所需驻车力,放大系数取决于手刹拉杆机构的放大比。
如图1所示为传统手刹整车布局图,手刹及主制动拉索必须布置于车体轴线,从而保证左/右制动拉索拉力相等,主制动拉索拉力为左/右制动拉力之和。
如图2所示为传统驻车拉索受力原理图,左/右制动器驻车所需拉力为F,故制动主拉索需克服2F来实施驻车。
在智能手刹领域,因智能手刹取代了传统机械手刹,放大系数也受结构局限大大减小,因而需设计一种全新放大机构以达到拉索拉力最大化,进而减少智能手刹装置内电机负荷,因而在该领域中一种拉索放大机构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汽车智能手刹用联接器,通过主制动拉索的力的增效,以达到拉索拉力最大化,进而减少智能手刹装置内电机负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智能手刹用联接器,包括固定于车架上的导向壳体,左制动拉索的拉线端从导向壳体左端穿入,右制动拉索的拉线端从导向壳体右端穿入,主制动拉索的拉线端从导向壳体中部穿入并拉动左制动拉索及右制动拉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壳体内设有一动滑轮机构,其中主制动拉索绕在动滑轮机构的动滑轮上且拉线端连接左制动拉索,而右制动拉索则连接在动滑轮上。
作为优选,所述动滑轮机构包括一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导向壳体间设有滑轨结构,所述主制动拉索的拉线端穿过导向块与左制动拉索连接,右制动拉索与导向块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主制动拉索设于主制动拉索皮套内,主制动拉索皮套端头固定于导向块上,主制动拉索及主制动拉索皮套靠近导向块部位设置为圆弧折弯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右制动拉索的拉线端与一调整块连接,所述调整块与导向块间由一调整螺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调整螺杆从左至右穿过导向块,调整螺杆左端设有一螺帽,螺帽设于导向块的沉槽内,螺帽左端面上设有供螺丝刀插入的“一”字形或者“十”字形插槽,调整螺杆右端穿入调整块,调整螺杆在调整块内侧及外侧分别设有一调整螺母。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块左侧方设有一转接板,所述主制动拉索及左制动拉索的拉线端均连接固定于转接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滑轨结构包括导向壳体前后侧边上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块前后端设有滑头,滑头设于导向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右制动拉索的拉线端通过T型接头卡扣于调整块中。
作为优选,所述左制动拉索的拉线端通过T型接头卡扣于转接板内。
作为优选,所述主制动拉索设有两根且分别穿过导向块前后两侧,调整螺杆从导向块中部穿过,主制动拉索皮套的端头卡扣于导向块的圆柱沉孔内。
在传统车型中主拉索拉力等于左/右制动拉索之和,本发明意在保证左/右制动拉索拉力前提下减少主拉索上的制动力,故借鉴滑轮原理设计,其以主制动拉索皮套内圆环面为导向曲面(主制动拉索及主制动拉索皮套靠近导向块部位设置为圆弧折弯结构以形成导向曲面),引导主制动拉索滑动;同时主制动拉索推动主制动拉索皮套前进,进而推动导向块以拉动右制动拉索,在此过程中主制动拉索的制动力分别与左/右制动拉索力相等,主制动拉索的行程为左/右拉索2倍。
另外本发明制动拉索长度可以调整。在车辆长久使用后必然出现制动拉索因拉力伸长,制动片因长久使用磨损使其制动间隙增加,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将导致驻车响应时间变慢,驻车力不足等情况。为避免上述情况,本发明增加拉索长度调整模块,在车辆使用额定年限或额定公里后,可在指定单位调整调整螺杆长度以保证制动拉索保持合理长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传统手刹整车布局图;
图2为传统手刹驻车拉索受力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手刹整车布局图;
图4为本发明手刹驻车拉索受力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的联接器机构总成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的联接器总成装配图1;
图7为本发明的联接器总成装配图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68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色面料
- 下一篇:拍拍看二维码防伪防窜积分抽奖视频包装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