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落纱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6057.6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9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林豫涛;肖军;温玉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9/18 | 分类号: | D01H9/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5285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落纱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自动收纱的自动落纱机。
背景技术
在纺织这个传统的行业里,还有很多采用人工进行作业的工序。比如在松纱机落纱后是采用人工收纱,这种方式需要操作人员配合机器的生产速度,从而机器的生产效率受操作员的效率影响。而操作员容易疲劳,最终将会导致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收纱、提高生产效率的自动落纱机。
一种自动落纱机,包括与多个并排设置的卷绕纱锭对应装配的多个放纱装置,设置于多个卷绕纱锭下方的输送带,主动辊,从动辊以及驱动装置,所述主动辊与所述从动辊分别位于两端的卷绕纱锭背向其他卷绕纱锭的外侧,所述输送带套设于所述主动辊及所述从动辊上,所述主动辊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所述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主动辊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辊及所述从动辊将所述输送带划分为上输送带及下输送带,所述主动辊及所述从动辊之间设置有一排上托辊及一排下托辊,所述上托辊位于所述上输送带的下方,并均与所述上输送带接触,所述下托辊位于所述下输送带的下方,并均与所述下输送带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落纱机还包括托辊架及托辊架固定座,所述托辊架固定在托辊架固定座上,所述上托辊及下托辊均固定于托辊架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辊架上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上托辊及下托辊均通过所述卡槽固定于所述托辊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托辊中的最靠近所述主动辊的下托辊与所述主动辊之间还设有两个换向辊,两个所述换向辊之间靠下位置还设置有张力辊,所述输送带位于两个所述换向辊之间,且还套设与所述张力辊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落纱机还包括张力调节座,所述张力辊设置于所述张力调节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落纱机还包括落纱槽,所述落纱槽位于所述主动辊背向所述从动辊的一侧,所述落纱槽与所述输送带相对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落纱槽包括连接段及出纱段,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输送带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出纱段与所述连接段相连,其延伸方向与所述输送带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落纱机还包括自动计数装置,所述自动计数装置设置于所述落纱槽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传动马达。
上述自动落纱机,在卷绕纱锭的下方设置输送带,输送带套设于主动辊及从动辊上。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主动辊的转动可带动所述输送带传动。从放纱装置上落下的纱锭就就落在输送带上,在输送带的带动下纱锭跟随运动,进行输送。
上托辊与下托辊的设置,可以使输送带运转平稳,在运行过程中阻力和噪音小,传动效率高。
托辊架用于固定和支撑上托辊与下托辊。
卡槽的设置,使得所述上托辊及下托辊均通过所述卡槽固定于所述托辊架上,方便安装和维修。
主动辊之间还设有两个换向辊,两个所述换向辊之间靠下位置还设置有张力辊,通过调节张力辊的上下位置,从而使输送带产生一定的张力。该张力调节装置既可以单边调节输送带张力(这样调整皮带跑偏),又可以张力辊两边同步调节输送带张力。这种方式有益于设备的运行调整。
张力调节座用于调节张力辊的松紧程度,在工作过程中依生产的实际需要随时调整输送带张紧度。
落纱槽用于收集,所述落纱槽位于所述主动辊背向所述从动辊的一侧,所述落纱槽与所述输送带相对。输送带上的纱锭会自然落入落纱槽中,以利纱锭的收集。
自动计数装置设置于所述落纱槽上。自动计数装置用于计算落纱的具体数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落纱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落纱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落纱机的落纱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放纱装置,11、卡槽,20、输送带,21、主动辊,201、上输送带,202、下输送带,22、上托辊,23、下托辊,24、托辊架固定座,25、托辊架,26、换向辊,27、张力辊,28、张力调节座,30、驱动装置,40、落纱槽,41、连接段,42、出纱段,50、自动计数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60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识别衣物污渍种类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弹性黄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