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毛竹理化复合诱变育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15462.6 | 申请日: | 2012-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6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桂仁意;刘亚迪;方伟;汤定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H1/06 | 分类号: | A01H1/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 地址: | 311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毛竹 理化 复合 诱变 育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种子的物理与化学复合诱变育种方法,具体是对毛竹种子进行铯的γ射线辐照与叠氮化钠(NaN3)或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剂处理液浸渍的复合诱变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是一种生长极快、成材早、产量高、收益期长的优良竹种。毛竹很少开花结籽,一旦开花随即走向衰败,因而无法进行杂交育种,毛竹的遗传改良工作相对冷落。《安徽农业科学》37卷17期刊登了蔡新玲等学者的“毛竹辐射诱变育种苗的研究初报”一文,介绍了用60Co-γ为辐射源,剂量率为1.86Gy/min、最佳辐照剂量为25Gy,对毛竹种子进行辐射诱变处理的情况,用单一的γ辐照这一物理方法对毛竹种子进行诱变处理,比自然变异扩大了变异谱,增加了突变体数量,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物理诱变与化学诱变的机理不同,诱导的突变类型不尽相同,将两种诱变方式结合即复合诱变对毛竹种子进行处理,以期获得更广的变异谱、更多的突变体量,有其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科研价值,经检索,尚未见有一套完整的方法公诸于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毛竹理化复合诱变育种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毛竹理化复合诱变育种方法,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1)毛竹种子的采集:每年9月择地采集,要求种子净度≥90%,千粒重≥28g,含水率10%-14%,在密封袋中存放,4℃环境中保存备用。
(2)辐照射线与化学诱变剂的选定:采用137Cs-γ射线辐照与叠氮化钠即NaN3诱变剂处理液浸泡的复合诱变,或用137Cs-γ射线辐照与甲基磺酸乙酯即EMS诱变剂处理液浸泡的复合诱变。
(3)诱变剂处理液的配制:①NaN3诱变剂处理液的配制:用4.11ml、浓度为0.1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与15.89ml、浓度为0.1mol/L的柠檬酸溶液混匀,分别加入0、6.5、13、26、52、65和130mg的NaN3,用蒸馏水定容至1升,即成浓度为0、0.1、0.2、0.4、0.8、1.0和2.0mmol/L,pH为3.0的NaN3诱变剂处理液;②EMS诱变剂处理液的配制:用3.05ml、浓度为0.2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与0.65ml、浓度为0.2mol/L的磷酸二氢钠溶液混匀,分别加入0、1、2、4、8、1和2ml的EMS,用蒸馏水定容至1升,即成体积比浓度为0、0.1%、0.2%、0.4%、0.8%、1%和2%,pH为3.0的EMS诱变剂处理液。
(4)理化复合诱变处理:先对毛竹种子用137Cs-γ射线辐照处理,将毛竹种子剥去颖包后装入塑料封口袋内进行辐照处理,辐射剂量率为lGy/min,辐射剂量为30Gy,再用38-42℃温水浸种12-16h,用吸水纸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分后分别用浓度为0.04mmol/L、pH为3.0的NaN3溶液或体积比浓度为0.05%、pH为7.0的EMS溶液进行浸种诱变处理8h,边浸种边搅拌,然后取出种子,用清水反复冲洗2h,即成为经理化复合诱变处理后的毛竹种子。
(5)种子的发芽试验、幼苗早期及幼苗成株后的各相关形态参数的测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难以进行杂交改良的毛竹提供一种复合诱变育种的新方法,在短时期内获得突变率高、性状变异多样、优良性状选择余地大的突变体,推进毛竹新品种改良的进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予以详述:
本毛竹理化复合诱变育种方法,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1)毛竹种子的采集:每年9月择地采集,要求种子净度≥90%,千粒重≥28g,含水率10%-14%,在密封袋中存放,4℃环境中保存备用;
(2)辐照射线与化学诱变剂的选定:采用137Cs-γ射线辐照与NaN3诱变剂处理液浸泡的复合诱变,或用137Cs-γ射线辐照与EMS诱变剂处理液浸泡的复合诱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54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剥壳机上的结磷箱组件
- 下一篇:智能扫地机电量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