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污泥-秸秆-原煤的生物质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燃料炉渣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15416.6 | 申请日: | 2012-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3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高吉喜;张后虎;李国庆;李维新;刘波;高常纯;梁斌;庄巍;张洪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C10L5/46;C02F1/58;C02F3/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污泥 秸秆 原煤 生物 燃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炉渣 应用 | ||
1.基于污泥-秸秆-原煤的生物质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质燃料以污泥、秸秆和原煤为骨料混合压制成型,其污泥、秸秆、原煤的质量比为1~3:1~3:3,其中,所述的污泥是采用铝盐混凝剂应用后的脱水污泥,其中铝的氧化物以Al2O3计质量百分含量不低于5%,污泥的含水率低于70%,上述的污泥中是通过添加生石灰石预处理过的,其中生石灰石占污泥的质量百分比为1~3%;所述的秸秆的含水率低于60%,且其粒度粉碎为小于2.00 cm;所述的原煤燃烧热值不低于25000千焦/公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污泥-秸秆-原煤的生物质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秸秆、原煤的质量比为1:1:1。
3.基于污泥-秸秆-原煤的生物质燃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原料预处理:向采用铝盐混凝剂应用后的脱水污泥中添加生石灰石作为预处理,其中生石灰石占污泥的质量百分比为1~3%,预处理后的污泥中铝的氧化物以Al2O3计质量含量不低于5%,且含水率低于70%;将秸秆切割粉碎成粒度小于2.00cm,且秸秆的含水率低于60%备用;准备燃烧热值不低于25000千焦/公斤的原煤;
(2)好氧堆肥脱水:按污泥、秸秆、原煤的质量比1~3:1~3:3,称取步骤(1)中的污泥、秸秆和原煤,并将污泥和秸秆混合,进行好氧通风堆肥15~50天,每5天进行一次翻堆,使污泥-秸秆混合物的含水率低于50%;
(3)污泥-秸秆混合物与原煤混合:将步骤(2)称取的原煤与步骤(2)的污泥-秸秆混合物进行混合,得到污泥-秸秆-原煤混合物;
(4)压制成型:步骤(3)的污泥-秸秆-原煤混合物,经压制成型,即得生物质燃料,其成型压力不低于300 t,生物质燃料外形尺寸为:高度低于15cm,直径小于18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污泥-秸秆-原煤的生物质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污泥、秸秆、原煤的质量比为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污泥-秸秆-原煤的生物质燃料的燃料炉渣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作为除磷剂应用或者作为人工湿地填料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54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易切削钢
- 下一篇:一种多层结构管式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