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以太网的汽车多媒体信息传输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5082.2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2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官卫乾;李菊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12/2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杨宏 |
地址: | 52813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以太网 汽车 多媒体信息 传输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以太网的汽车多媒体信息传输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车上的多媒体设备越来越多,当今汽车上普遍通过CAN、LIN等总线来连接各个多媒体设备。采用CAN、LIN等总线技术连接虽然可靠性高,但数据传播速率慢,达不到多媒体数据传输的要求。而刚刚发展起来的MOST总线技术还不成熟,在汽车上使用成本及技术难度太高,暂时不适用于普通汽车。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以太网的汽车多媒体信息传输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汽车内多媒体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慢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以太网的汽车多媒体信息传输系统,其中,包括用于设置在汽车的车身上的一交换设备和若干个以太网设备,其中所述交换设备与以太网设备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连接;
所述交换设备为以太网交换设备,所述交换设备为交换机或路由器;所述以太网设备包括车载多媒体设备,和与所述车载多媒体设备连接的以太网模块,所述以太网模块设置在所述车载多媒体设备上;
所述车载多媒体设备通过自身的以太网模块将多媒体信息发送到交换设备;交换设备接收所述多媒体信息,并根据所述多媒体信息所包含的目的地地址,将所述多媒体信息转发到目的地地址对应的车载多媒体设备;目的地地址对应的车载多媒体设备通过自身的以太网模块接收所述多媒体信息。
所述的基于以太网的汽车多媒体信息传输系统,其中,所述交换设备和所述以太网设备之间有线连接的方式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中的一种,无线连接的方式包括wifi。
所述的基于以太网的汽车多媒体信息传输系统,其中,所述基于以太网的汽车多媒体信息传输系统还包括一互联网模块,所述互联网模块与所述交换设备相连,所述互联网模块用于访问互联网,获取互联网的信息。
一种使用上述的基于以太网的汽车多媒体信息传输系统传输多媒体信息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00、车载多媒体设备通过自身的以太网模块将多媒体信息发送到交换设备;
S200、交换机接收所述多媒体信息,并根据所述多媒体信息所包含的目的地地址,将所述多媒体信息转发到目的地地址对应的车载多媒体设备;
S300、目的地地址对应的车载多媒体设备通过自身的以太网模块接收所述多媒体信息。
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以太网的汽车多媒体信息传输系统和方法,传输速度快,能满足多媒体数据传输的要求,而且成本低。当所述以太网设备与交换设备通过wifi的方式相连时,还能减少车内线束,方便加装车载多媒体设备,减少对车体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以太网的汽车多媒体信息传输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于以太网的汽车多媒体信息传输系统的功能结构框图。
图3为采用本发明的基于以太网的汽车多媒体信息传输系统传输多媒体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以太网的汽车多媒体信息传输系统及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由于现有汽车技术越来与发达,汽车上设置的多媒体设备越来越多,但各多媒体设备之间的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却达不到用户的要求。而以太网在民用及工控领域使用多年,已非常成熟,而且成本上也有极大的优势,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以太网的汽车多媒体信息传输系统及方法,是将以太网作为介质的车载局域网模型,以解决汽车多媒体信息共享难、传输速度慢的问题。
所述基于以太网的汽车多媒体信息传输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设置在汽车的车身上的一交换设备和若干个以太网设备,其中所述交换设备与以太网设备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50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