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袋滤室中的过滤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4828.8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7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4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强;谭祐祥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袋滤室 中的 过滤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领域大体涉及用于袋滤室中的过滤组件,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工业过滤应用中的袋滤室。
背景技术
织物过滤器通常在工业空气过滤系统中用来从空气流中移除颗粒物质。例如,这样的过滤器通常用于已知的袋滤室中。至少一些已知的袋滤室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接收脏的包含颗粒的空气的入口,以及出口,清洁空气通过出口从袋滤室排出。在这样的袋滤室中,通常壳体的内部被管板分割成脏空气气室或上游气室,以及清洁空气气室或下游气室。空气通过入口流入脏空气气室中,通过过滤器,且进入清洁空气气室,然后清洁空气通过清洁空气气室的出口排出。已知的管板形成有多个孔口,该多个孔口将脏空气气室联接成通过过滤器而与清洁空气气室处于流连通。更具体而言,在已知的管板中,过滤元件中的各个安装在相应的孔口的周围,使得过滤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延伸通过相配的孔口。
更具体而言,在这样的袋滤室中,为了清洁脏空气,可使用多个称为筒式过滤器的管状织物过滤器。这样的筒式过滤器典型地沿竖向或水平定向安装在袋滤室内,使得待过滤的含尘气体流在气体进入清洁空气气室之前传送通过过滤器。
虽然通常使用这样的袋滤室,但是因为不同的设计、制造容差和差异,已知的管板可意外地形成有多种尺寸的孔口。由于孔口的尺寸的差异的原因,在过滤器的周围可能有灰尘泄漏。此外,取决于孔口尺寸,仅存在一个尺寸的过滤器适合管板孔口。
发明内容
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涡轮流径中的过滤系统。该过滤系统包括筒式过滤器和联接到筒式过滤器上的附连部分,附连部分构造成将筒式过滤器联接到管板上,使得管板固定在从附连部分延伸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间限定的环形腔内。
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筒式过滤器的附连部分。该附连部分包括:第一凸缘,其沿径向向外延伸,并且构造成抵靠着管板的第一侧而稳固地联接;以及第二凸缘,其沿径向向外延伸,并且构造成抵靠着管板的第二侧而稳固地联接,第二凸缘与第一凸缘间隔开,使得在它们之间限定环形腔,腔尺寸设置成在其中接纳管板。
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组装用于涡轮组件的过滤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筒式过滤器;将附连部分联接到筒式过滤器上,其中附连部分包括限定在第一凸缘和与第一凸缘间隔开一定距离的第二凸缘之间的腔;以及将附连部分联接到涡轮组件内的管板上,使得管板固定在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间的腔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可用于图1中显示的涡轮发动机组件的示例性过滤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可用于图1中显示的过滤系统的示例性过滤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可用于图1中显示的过滤系统的备选过滤组件的示意图。
部件列表:
30发动机入口
40袋滤室
41过滤系统
42壳体
44入口
46过滤组件
48出口
50脏气体气室
52清洁空气气室
54管板
56孔口
57脏空气侧
58清洁空气侧
100附连部分
104管板凸缘
106基部
108腔
110过滤器
112凸缘表面
114凸缘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包含在空气气室或袋滤室40中的示例性过滤系统41的示意图。图2和3是可用于过滤系统41的示例性过滤组件46的放大横截面图。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袋滤室40包括壳体42,壳体42包括入口44和在入口44下游的出口48。延伸跨过袋滤室40的管板54将袋滤室40分割成脏空气气室50和清洁空气气室52。如本文所用,用语“脏空气”和/或“脏气体”定义为包含颗粒的空气和/或气体,而用语“清洁空气”和/或“清洁空气”定义为已经从其中移除基本所有颗粒物质的空气和/或气体。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管板54由耐热材料制成,例如金属板,并且至少包括基本为平面的部分。管板54的平面部分包括限定在其中的多个孔口56。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管板54抵靠着袋滤室40的外周缘的内壁而定位,使得孔口56仅为袋滤室40内的将脏空气气室50和清洁空气气室共同联接成处于流连通的位置。在该示例性实施例,孔口56跨过管板54而基本均匀地间隔开。备选地,孔口56可具有允许袋滤室40如本文描述的那样起作用的任何间隔和/或定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48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