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路交流电表的校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3862.3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3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新宏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电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表校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路交流电表的校表方法。
背景技术
电能的生产与其他产品的生产不同,其特点是发电厂发电、供电部门供电、用户用电,这三个部门连成一个电网系统不间断地工作,互相缺一不可。他们之间如何销售电能、如何经济结算,需要一个计量器具在三个部门之间进行测量,并计算出电能的数量。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电能表是当前计量和经济结算电能的主要工具,它的性能和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用户的经济利益,因此对不合格的电能表进行误差调整显得十分重要。
为保持国民经济生产秩序,维护三方利益,国家制定了《计量法》,把用于贸易核算的电能表列入强制检定范围。电能表校验装置作为对电能表进行误差校验的标准设备,可供电能表生产厂家、供电部门以及计量部门对电子式或感应式电能表进行校验。电能表校验装置的发展从“电工式”校验装置到“电子式”校验装置再到“程控式”校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路交流电表的校表方法。
相应地,本发明的一种多路交流电表的校表方法,该电表包括计量芯片及中央处理器,校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标准源分别对各回路进行供电,并提供计量标准;
标准源通过电表的脉冲输出计算出电表的计量误差;
上位机根据计量误差计算校表寄存器的值;
上位机通过串口与电表中央处理器进行通信,将寄存器的值写入计量芯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标准源分别对各回路进行供电之前需要对校表参数进行初始化,包括电压通道ADC增益选择、高频脉冲输出设置、失压阀值设置、启动电流设置、能量累加模式设置、额定电流、额定电压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三相校正包括:电压校正、电流校正、功率校正、相位校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功率校正设定100%额定电流,功率因素为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功率校正设定5%额定电流,功率因素为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相位校正设定100%额定电流,功率因素为0.5L。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块计量芯片用不同的通信地址加以区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校表的工作效率及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多路交流电表的校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多路交流电表的校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标准源分别对各回路进行供电,并提供计量标准;
标准源通过电表的脉冲输出计算出电表的计量误差;
上位机根据计量误差计算校表寄存器的值;
上位机通过串口与电表中央处理器进行通信,将寄存器的值写入计量芯片。
具体地,多路交流电表采用ATT7026芯片作为计量芯片,每块电路板上包含一个中央处理器、三块ATT7026计量芯片,可以测量九路交流电。上位机可通过485串口与电表中央处理器进行通信,将寄存器的值写入计量芯片,每块计量芯片用不同的通信地址加以区分。
在供电之前需要对校表参数进行初始化,包括电压通道ADC增益选择、高频脉冲输出设置、失压阀值设置、启动电流设置、能量累加模式设置、额定电流、额定电压设置。
在校正过程中,需要对三相分别进行电压校正、电流校正、功率校正(100%额定电流,功率因素1.0)、相位校正(100%额定电流,功率因素0.5L)、功率校正(5%额定电流,功率因素1.0)。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新宏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新宏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38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