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专用于混凝土泵车的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13801.7 | 申请日: | 2012-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6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市中天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M169/00 | 分类号: | C10M169/00;C10N30/06;C10N30/10;C10N30/12;C10N50/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652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混凝土泵 润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脂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专用于混凝土泵车的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泵车在建筑施工作业中,以其节省劳动力、施工速度快、浇筑质量高等一系列优点受到人们的普通重视,现已成为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机械设备。它是将混凝土泵安装在汽车底盘上或专用车辆上,使之成为具有较大机动性能以及高效率的混凝土输送机械,其使用范围遍及水利、水电、地铁、桥梁、大型基础、高层建筑和民用建筑等工程。混凝土泵车拥有专门的润滑泵送系统,负责将润滑介质----混凝土泵车专用脂传送至各个润滑点,确保整机运行正常。世界上公认轴承润滑脂与外圈、内圈、托架和滚珠是轴承的五大配件,由此可见,随混凝土泵车一起出厂的混凝土专用润滑脂是混凝土泵车的一个重要元件。
目前国内许多厂家生产的混凝土泵车大多使用半流体锂基润滑脂,产品的使用温度为120℃左右,其高温性能、极压抗磨性能只能满足小马力、小排量的混凝土泵车润滑,低温泵送性能较差,而用在高性能、大压力、大排量的设备时就难以满足其润滑要求。主要问题为:设备运行不平稳,机械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维修费用高。
国内外的一些调查资料表明,混凝土泵车主要的发展趋势:一是向大排量方向发展,现在多数排量为80m3/h左右,国外最大可达204m/h;二是泵送压力向高压方向发展,目前国产最大泵送压力为105Mpa,而国外的最大压力为285Mpa;三是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更高。对混凝土泵车专用脂提出的发展要求是更好的高温使用性能、极压抗磨性能、低温流动性能、泵送性能和抗氧化安定性能。
混凝土泵车专用脂作为混凝土泵车的一个重要元件,也必须跟上混凝土泵车的发展需要,确保现代新型和将来更先进的混凝土泵车发挥其先进的技术使用功能。为了确保设备运行平稳、润滑周期长、维护方便及提高综合效益,研究开发出更优良的耐高温性、极压抗磨性、低温流动性、抗水淋性、防锈防腐性、氧化安定性和泵送性等具有超卓越润滑性能的混凝土泵车专用脂,是适应社会发展与适应市场需求的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于混凝土泵车的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产品具有耐高温性、极压抗磨性、低温流动性、抗水淋性、防锈防腐性、氧化安定性和泵送性等特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专用于混凝土泵车的润滑脂,所述的其组成原料各组分按重量份比为:高分子脂肪酸4-6%、低分子酸2-4%、氢氧化锂2-4%、氢氧化钙1-2%、水9-12%、基础油A 40-50%、基础油B 30-50%、抗氧剂0.5-1%、防锈剂0.5-1.0%、极压抗磨剂A 0.5-1%、极压抗磨剂B 1-2%。
所述的高分子脂肪酸为12羟基硬脂酸。
所述的低分子酸为葵二酸。
所述的基础油A为高粘度深度精制的矿物油150BS。
所述的基础油B为聚α-烯烃合成油PAO-8。
所述的抗氧剂为二叔丁基对甲酚。
所述的防锈剂为石油磺酸钠。
所述的极压抗磨剂A为磷酸三甲酚脂。
所述的极压抗磨剂B为硼酸钾。
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比例将60%的基础油A和50%的基础油B投入皂化釜内,升温到60-80℃时按配方比例加入全部高分子脂肪酸进行混合,搅拌5-10分钟;
(2)按配方比例将氢氧化锂、氢氧化钙和的水配制成碱液在70-90℃时圴匀加入到皂化釜内与步骤(1)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加完封盖升温,关闭进油阀,放空阀等阀门;
(3) 温升至103℃左右时开始起压,操作人员严格关注温度与压力的变化,
压力上升到0.35-0.45Mpa时通过控制导热油阀门,恒温恒压60分钟(温度控制在150-160℃);
(4)恒压完成后开始缓慢均匀卸压,要认真操作,防止涨锅、跑料,直至压力归零后打开进油阀,放空阀等阀门,并进行快速升温;
(5)温度升到150-190℃时剩余的基础油A投入皂化釜内与步骤(4)的混合物搅拌均匀,继续温度到200-230℃时停止加热并保持5-10分钟;
(6) 将步骤(5)的混合物转入到调和釜中,把剩余的基础油B和配方比例的抗氧剂、极压抗磨剂B按顺序投入到调和釜中并进行循环冷却;
(7)降温到100-120℃时加入配方比例的极压抗磨剂A和防锈剂加入到调和釜与步骤(6)的混合物搅拌5-1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市中天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安庆市中天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38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高效能燃油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降低了啮合冲击的齿形链和链轮驱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