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加标回收率测试的消解比色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12353.9 | 申请日: | 2012-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9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陈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国环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12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回收率 测试 消解 比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领域,具体是一种应用于加标回收率测试的消解比色系统。
背景技术
当样品的加标回收率较低时,说明存在回收干扰因素,如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等,为了破坏干扰因素,通常要对样品进行消解后再加标测试,但也有些样品要先进行加标再进行消解。在实验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大多数实验并不能一次成功,或者当需要多次反复测试的结果时,其操作过程中就有很多重复性劳动,而通过人工的逐一操作即浪费时间,又不能保证每次实验条件一致和操作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添加试剂、消解、比色分析于一体的自动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用于加标回收率测试的消解比色系统,设有消解池和分光光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解池包括一石英玻璃管,石英玻璃管上下两端通过盖体密封,其上盖设有多个进水口,其下盖设有若干出水口,所述上盖的进水口通过管路分别与水样器皿、试剂器皿和清洗液器皿等连接,所述下盖至少一出水口与废液收集装置连接,所述石英玻璃管内还设有搅拌装置,如搅拌棒、搅拌叶等;
消解池的石英玻璃管竖直设置,所述分光光度检测装置设置在石英玻璃管的侧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
所述消解池的盖体与外部器皿连接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及计量器,所述电磁阀、计量器与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显示器、输入装置以及控制面板,以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
本系统还设有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其加热方式可采用电阻丝在石英玻璃管的管壁加热。
所述清洗液器皿包括蒸馏水器皿和去离子水器皿。
所述消解池的池底呈倒锥台形或凹弧型。
使用时,操作人员首先采集好水样、准备相应的试剂、配置待测物质的标准物质以及清洗液等,分别置入相应的器皿内,通过泵等装置抽吸上述各液体按设计进入消解池内,并可通过搅拌装置混匀进行消解,消解过程中或消解后通过分光光度检测装置直接对石英玻璃管内的溶液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无需再进行转移,完成消解后,溶液通过出水口流出,进行之后的操作或分析,然后用清洗液洗涤石英玻璃管,将其废液排出至废液收集装置中。本发明通过自动化的设计来完成重复性的实验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操作灵活,节省时间,降低了操作误差,提高了实验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管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阐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介绍。
一种应用于加标回收率测试的消解比色系统,包括以下构件:
1)、消解池,所述消解池包括一石英玻璃管1,该石英玻璃管1内设有搅拌装置4,石英玻璃管1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盖2和下盖3来密封,所述上盖2上设有多个进水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盛装水样、指定的试剂一、试剂二、调配好的待测组分的标准物质溶液、清洗液以及其它溶液等的器皿连接,在每个连接管路上设有单独的电磁阀和计量装置;所述下盖3上设有两个出水口,其中一支连接管路用于排出消解后的溶液,另一支通过管路与废液收集装置连接,用于收集冲洗石英玻璃管的废液,如图2所示。
所述消解池的池底呈倒锥台形或凹弧型,其下盖上的出水口可设置在池底的最低处,以使排水时,减少玻璃管内的液体残留。
2)、分光光度检测装置5,所述分光光度检测装置5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设置在石英玻璃管的两侧;
3)、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可采用电阻丝绕在石英玻璃管1的管壁上,并且避开分光光度检测装置5发射端和接收端对应的位置;
4)、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显示器、输入装置以及控制面板,上述的电磁阀、计量装置、分光光度检测装置与温度控制系统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国环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国环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23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