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容纳和固定振动敏感的和/或冲击敏感的部件的保持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1959.0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0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烈亚斯·莫洛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0 | 分类号: | F16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孟秋;李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容纳 固定 振动 敏感 冲击 部件 保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容纳和固定振动敏感的和/或冲击敏感的部件的保持架,其中保持架设有支承板。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部件,例如所谓的工业PC机(个人计算机)的硬盘-或者DVD-驱动器形式的部件,一方面鉴于高的振动-和振荡载荷,而且另一方面关系到高的冲击载荷,因此提出了高的要求。例如用于这种工业PC机的说明书规定:在其运行期间,当频率为直至60Hz时(振动-和振荡载荷),必须可以有大约10m/s2的加速度,并且除此之外短时间地可以有大约50m/s2的加速度(冲击载荷),而不会使工业PC机的部件受到损伤。为了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因此必须有适合的措施。
开头所述类型的保持架已经由DE102005055178B3得知。在那里提出了一些措施,借助于该措施使一种存储驱动器形式的长方六面体形状的、振动敏感的和/或冲击敏感的部件实现高度的减震。在存储驱动器的支承板和容纳装置之间布置了垂直于支承板的两个部分组成的弹性元件,其中在弹性元件的两个部分之间分别设有容纳装置的弯曲的连接片。
在欧洲专利10160150.8里提出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具有振动敏感的和/或冲击敏感的部件和用于容纳和固定部件、例如存储驱动器形式的部件的支承板,其中提出了一些措施,该措施在不同的振动方向上实现基本上 相同的减震性能。支承板在两个相对设置的垂直于支承板布置的侧壁上分别具有两个水平间隔开的孔,其中还在支承板的角上垂直于该支承板布置了凸起部,这些凸起部分别都设有其它孔。每个凸起部与邻接于相应的凸起部的侧壁构成角度,其中在部件上这样布置了弹性元件,即这些元件啮合到孔里。不利的是:为了实现这些措施在结构和制造技术方面的花费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保持架,借助于该保持架既对振动载荷也对冲击载荷实现良好的减震性能。
该目的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支承板在两个相对设置的边棱上具有至少一个减震元件,用于支撑成型轨道,
-为了将成型轨道支撑在相应的减震元件的内侧上,成型轨道设有多级支承面,其中支承面的一部分布置成高于其余支承面,并且
-成型轨道设置用于固定部件或侧壁,该侧壁分别布置为基本上垂直于支承板并且设计用于固定部件。
有利的是:借助于型材,分开的弹簧硬度可以设置用于使部件、例如硬盘驱动器形式的部件从静止位置中小地和大地偏转出来。在一个方向上,成型轨道的多级支承面的布置得较高的部分对小的偏转(振动)起减震作用,其余的支承面则相反地对较大的偏转起减震作用,这种较大的偏转可能发生在冲击载荷范围里。也就是说,对于这个减震方向可以调节一种“固有的”弹簧硬度,或者说弹簧常数或者弹簧刚度,这通过型材的特殊结构设计来实现。
支承面的布置得较高的部分例如设计成支承面的内部部段,而其余支承面设计成该支承面的外部部段,其中以下为了简单起见和为了更好地区分,将这样的表述“支承面的内部的或外部的部段”选择用于支承面的布置得较高的部分或其余支承面。
除此之外,“在两个相对设置的边棱上”的表述并不强制地理解为支承板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外边棱,而对此也可以理解为:在这个支承板内部的两个相互相对彼此平行延伸的部段或者部位,它们与外边棱隔开。
振动或者说振荡在一个方向上被减震,其方法是:代表第一弹簧硬度的、成型轨道的支承面的内部部段进入到减震元件的对应的内侧,直至达到第一进入深度。该第一进入深度通过从支承面的内部部段至外部部段的过渡部来体现。在冲击载荷的范畴中,内部部段继续进入直至第二进入深度,并且附加地,代表第二弹簧硬度的外部部段进入到减震元件的内侧。
在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方案中规定:从支承面的内部部段至外部部段的过渡部基本上以内角圆的形式 制成倒圆。这种内角圆形式的倒圆或者说这种倒圆的半径代表在第一和第二弹簧硬度之间“软的”过渡部,也就是说在软的和硬的弹性之间的一种“软的”过渡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提出:相应的成型轨道的横截面基本上设计为T形或者十字形。这种成型轨道在制造技术方面可以借助于弹性的板形材料容易地制成。
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措施,减震元件基本上设计为U形或C形,并且每个成型轨道具有多个多级支承面,多级支承面分别设计用于支撑在相应的减震元件的内侧之一上。因此能在相应的内侧的方向上分别实现减震,以及对于每个这样的方向实现第一和第二弹簧硬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19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