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搁物托板、具有搁物托板的载货管理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9965.2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8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加恩·伽罗·莫莱特·尤格拉德;巴贝克·萨摩瑞;卡瑟琳·皮克拉罗;大卫·A·威尔逊;马克·乔纳森·鲁卡斯;罗伯特·约瑟夫·贝尔;蒂莫西·迪贝斯托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36 | 分类号: | B60N2/36;B60K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刘奕晴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搁物托板 具有 载货 管理 系统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车辆中使用的座椅系统及搁物托板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车辆、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及纯电动车辆通常包括高电压牵引电池或者在物理尺寸上比传统车辆电池大的多个牵引电池。牵引电池的尺寸使得牵引电池难以安装在车辆的发动机舱中,所以牵引电池通常安装在车辆中的其他位置。当牵引电池安装在车辆的乘客舱中时,减少了提供给车辆乘客或行李的可用空间。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车辆主体包括乘客舱、位于乘客舱后方的贮藏室、后门。座椅安装在贮藏室前方的乘客舱中。座椅包括枢转地连接到车辆主体的座椅靠背。座椅靠背在就坐位置大体上是直立的,座椅靠背在贮藏位置朝着车辆的前部枢转。电池设置在座椅的后方的贮藏室内。电池包括限定第一承载表面的顶部。托板在第一连接点可拆除地附着到车辆主体。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承载位置,托板在第一连接点连接到车辆主体,使得托板与电池邻接且朝着车辆的前部延伸。附着在承载位置的托板限定第二承载表面。第一承载表面与第二承载表面相接,以限定平坦承载底板。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一种载货管理系统包括:座椅靠背,在乘客舱内枢转地连接到车辆主体且位于贮藏室的前方。当座椅靠背位于直立位置时,座椅靠背为乘客提供支撑,当座椅靠背向下枢转到贮藏位置时,座椅靠背提供进入贮藏室的通道。车辆座椅系统还包括托板。托板的后端可拆除地连接到车辆主体。当座椅靠背位于贮藏位置时,托板的前端被座椅靠背支撑。托板与牵引电池相接,以限定平坦承载底板。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一种托板具有第一端及与第一端隔开的第二端。托板的第一端在遮盖位置和贮藏位置可拆除地附着到车辆主体。在遮盖位置,托板与牵引电池的顶部竖直地隔开且第二端相对于第一端朝着车辆的后部布置。在贮藏位置,托板与牵引电池相接且第二端相对于第一端朝着车辆的前部布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的立体图,其中,搁物托板位于遮盖位置;
图2是车辆的立体图,其中,搁物托板从遮盖位置拆除并安装在承载位置;
图3是安装到车辆主体的搁物托板在遮盖位置的侧视立体图;
图4是安装到车辆主体的搁物托板在承载位置的侧视立体图;
图5是车辆内部的侧视图,示出了安装在遮盖位置的搁物托板;
图6是车辆内部的侧视图,示出了安装在承载位置的搁物托板,其中,该车辆的后排座椅具有在贮藏位置向前枢转的座椅靠背和座垫;
图7是单独的搁物托板的底部的立体图,其中,搁物托板附有折叠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公开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应该理解的是,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可以以多种和可选形式实施的本发明的示例。没有必要按比例绘制附图。可夸大或最小化一些特征,以示出具体部件的细节。因此,在此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性细节不会被解释为限制,而仅仅是用于教导本领域的技术大员以多种方式实施本发明的代表性基础。
参照图1,示出了车辆10,并且示出了在车辆主体12中限定的车辆的内部。高电压电池14被设置为用于储存电能。根据一个实施例,车辆10是由一个或多个电动机(未示出)推进的电池电动车辆(“BEV”)。车辆10不包括内燃发动机。车辆10还可以是由通过电池14驱动的电动机(未示出)和内燃发动机(未示出)两者推进的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或者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PHEV”)。一般来说,与在传统车辆中使用的电池相比,BEV、HEV和PHEV需要更大的电池14或者多个电池(未示出)。
搁物托板16设置在车辆10的后部。搁物托板16枢转地且可拆除地附着到车辆主体12。搁物托板16还可通过缆绳或绳索20附着到后盖或后门18。搁物托板16随着后门18的打开运动而枢转。搁物托板16被设计为相对于可通过(例如)后门18的窗户观察的外部观察者来说,遮挡或遮盖可位于车辆10后部的物品。当搁物托板16在图1中示出的位置附着到车辆主体12时,搁物托板可认为是位于第一位置或者遮盖位置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99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