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废钢、废铁粉末烧结铜铝钢的汽车离合器法兰盘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9252.6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6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许道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禾丰离合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8/00 | 分类号: | B22F8/00;B22F1/00;B22F3/1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废钢 废铁 粉末 烧结 铜铝钢 汽车 离合器 法兰盘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冶金制作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废钢、废铁粉末烧结铜铝钢的汽车离合器法兰盘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离合器花键盘毂,为方便加工,采用法兰盘与花键凸缘两部分分别加工,再将二者压嵌的方法组合在一起。花键盘毂多采用45钢锻打成型,加工,存在加工工序过长,过程复杂,加工速度慢等缺点,也不能满足大批量快速供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废钢、废铁粉末烧结铜铝钢的汽车离合器法兰盘及其制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废钢、废铁粉末烧结铜铝钢的汽车离合器法兰盘,其特征在于:以雾化铁粉为基质,其余组份的重量百分含量为:雾化废铁粉15-20、废钢粉末25-30、铜粉1.2-1.5、锰粉0.8-1.05、钼粉0.4-0.5、铝粉3.8-4.5、二硫化钼粉0.3-0.5、石墨0.8-1.0、20#机油0.1-0.3、聚酰胺蜡微粉2.0-2.5。
所述的基于废钢、废铁粉末烧结铜铝钢的汽车离合器法兰盘,其特征在于:以雾化铁粉为基质,其余组份的重量百分含量为:雾化废铁粉18、废钢粉末28、铜粉1.3、锰粉0.9、钼粉0.45、铝粉4.2、二硫化钼粉0.4、石墨0.9、20#机油0.2、聚酰胺蜡微粉2.2。
所述的基于废钢、废铁粉末烧结铜铝钢的汽车离合器法兰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粉碎至300-400目,混合均匀,然后装入模具,放置在压机上,压力7.5T/CM2的条件下,压制成型;
(2)将压制成型后的压坯放置于网带炉中依次进行分段烧结,温度600-650℃,烧结30-40分钟;温度800-850℃,烧结60-90分钟;温度温度控制在1200-1250℃,烧结90-120分钟;然后淬火处理: 650-685℃下保温30分钟,继续升温至900-920℃保温2小时;回火:370-420℃下保温1小时,冷却精加工,即得成品。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废钢、废铁粉末作为原料,结合其它合金材料,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加工法兰盘,可以利用废钢经过冶炼后性能稳定的特性,提高了粉末冶金产品的稳定性,排除了一些不可控的杂质成分;加工后的法兰盘最大扭转矩Temax≥76N.m表面硬度200-240HB;加工性能好。能满足现有厂家要求,可以大批量快速生产,成本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基于废钢、废铁粉末烧结铜铝钢的汽车离合器法兰盘,以雾化铁粉为基质,其余组份的重量百分含量为:雾化废铁粉18、废钢粉末28、铜粉1.3、锰粉0.9、钼粉0.45、铝粉4.2、二硫化钼粉0.4、石墨0.9、20#机油0.2、聚酰胺蜡微粉2.2,合计为100%。
制作步骤:
(1)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粉碎至300-400目,混合均匀,然后装入模具,放置在压机上,压力7.5T/CM2的条件下,压制成型;
(2)将压制成型后的压坯放置于网带炉中依次进行分段烧结,温度600-650℃,烧结30-40分钟;温度800-850℃,烧结60-90分钟;温度温度控制在1200-1250℃,烧结90-120分钟;然后淬火处理: 650-685℃下保温30分钟,继续升温至900-920℃保温2小时;回火:370-420℃下保温1小时,冷却精加工,即得成品。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汽车离合器法兰盘的性能数据:
抽取十个试样检测,其加工后的法兰盘最大扭转矩Temax≥76N.m,表面硬度200-240HB;加工性能好。能满足现有厂家要求,可以大批量快速生产,成本降低。
下表为本发明装配于离合器后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禾丰离合器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禾丰离合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92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