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撑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08945.3 | 申请日: | 2012-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2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徐年宗;林信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1/20 | 分类号: | F16M11/20;F16M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机构,尤指一种可均匀传递外部受力以确保整机稳定性的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现今的液晶荧幕显示器的外观造型以客制化方式为生产主流。但在追求轻薄短小趋势的同时,显示器的支架机构产品成本及功能性的考量下,需兼具结构强化的特性,因此相关机构的设计难度亦越来越高。举例来说,习知显示器的支架机构包含主体压铸件与外观塑件。主体由压铸技术制成,其材料成本、制作成本与困难度相对较高;塑件通过压铸主体以连接至底座,并利用快拆螺丝锁附的方式确保显示器受到外力推压时的稳定性。然而传统支架机构使用压铸主体来连结塑件及底座会产生体积庞大且笨重的缺点,大幅提高产品的运输成本,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在保有产品结构功能性的前提下,仍具有极佳固定与支撑功效的支架机构,为机构产业亟需努力的重点发展目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机构,其具有多方向的卡合结构,以均匀传递施加在被支撑物上的前、后推力,下压力及旋转受力,有效提高整体的稳定性,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为一种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包含有:底座,该底座包含有:主体,该主体具有凹陷结构;凸块,该凸块设置于该凹陷结构内;第一卡合部,该第一卡合部设置于该凹陷结构内的第一侧边;以及第一扣接部,该第一扣接部设置于该凸块的表面;以及支架,该支架设置于该底座上,该支架包含有:柱体,该柱体为中空构件,用以套设于该凸块上;第二卡合部,该第二卡合部设置于该柱体的第一端,该第二卡合部与该第一卡合部接合,以限制该柱体沿着第一方向与相异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相对该主体的移动;以第二扣接部,该第二扣接部设置于该柱体的表面,当该柱体套设于该凸块上时,该第二扣接部与该第一扣接部扣接,以防止该柱体与该底座分离。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扣接部扣接于该第一扣接部,以防止该柱体沿着相异于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与该底座分离。
于另一实施例中,该底座另包含有:弹性臂部,该弹性臂部设置于该凸块的表面,该第一扣接部形成于该弹性臂部上。
于又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卡合部与该第二卡合部分别为破孔与卡勾,且该第一扣接部与该第二扣接部分别为卡扣件与扣孔。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底座另包含有第一嵌合部,该第一嵌合部设置于该凸块与该凹陷结构的侧壁之间,且位于该凹陷结构内与该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且该支架另包含有第二嵌合部,该第二嵌合部设置于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该第二嵌合部与该第一嵌合部接合,以限制该柱体沿着该第二方向相对该主体的移动。
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凹陷结构的该第一侧边的宽度小于该第二侧边的宽度,且该柱体的该第一端的宽度小于该第二端的宽度。
于又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凸块具有第一弧面,该第一弧面的曲率中心位于该第一卡合部,该柱体内部具有相对应该第一弧面的第二弧面,且该第二弧面的曲率中心位于该第二卡合部。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弧面的曲率中心到该第一弧面的上端边的垂线与该第一弧面的曲率中心到该第一弧面的下端边的垂线所成夹角小于45度。
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柱体内部另具有抵接部及凹陷部,该抵接部相对该第二弧面设置且邻近该上端边的位置,该凹陷部设置于该抵接部旁侧且邻近该下端边的位置。
于又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弧面贴附该第二弧面,且该抵接部贴附该凸块的抵接面,以限制该柱体沿着该第一方向相对该凸块移动。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支架另包含有复数条肋结构,该复数条肋结构设置于该柱体的内部,用以于该柱体套设至该凸块时抵接该凸块的外表面。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改良支架与底座间的固定结构,卡合结构、扣接结构与嵌合结构分别设置于不同方位以抵抗推力及扭力,使得沿着三个方向施加至显示器的外力可通过支撑机构均匀传递,进而提高应用本发明的产品的结构稳定性,克服先前技术中,使用快拆螺丝锁附所造成结构体积庞大且笨重的缺点。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具体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元件爆炸示意图。
图2与图3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座于不同视角示意图。
图4至图6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架于不同视角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剖视图。
图9至图11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机构于不同操作阶段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89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