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高韧性GH2132棒丝材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8821.5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9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孔凡亚;陈亚文;陈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1D8/06 | 分类号: | C21D8/06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韧性 gh2132 棒丝材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铝合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高韧性GH2132棒丝材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的抗松弛性能和抗氧化、耐腐蚀性能的GH2132棒丝材,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紧固件。国外先进国家(如美国等)航空紧固件GH2132的强度早已达到1100MPa,而国内GH2132合金棒材室温拉伸性能使用GB/T 14997-94,其中抗拉强度σb=931MPa,σs=617MPa,δ=20%,ψ=40%。与十几年前GB177-82(其中σb=930MPa,δ=20%,ψ=40%)基本相同,国内必须提高其强度标准,使航空飞行的安全性和使用条件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大量的研究表明,GH2132棒丝材变形后进行热处理时很容易发生晶粒长大和碳化物的析出,这些现象都会导致强度和塑性的同时下降,因此冷变形后GH2132棒丝材合理的热处理制度决定着其棒材的机械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级别1100MPa以上的高强高韧性GH2132棒丝材的生产工艺,该工艺生产出的GH2132棒丝材晶粒度能达到10级以上,γˊ强化相的大小和分布随着热处理参数发生变化。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高韧性GH2132棒丝材的生产工艺,通过真空感应炉和电渣重熔冶炼,然后以变形工艺和热处理相结合的工艺生产GH2132棒丝材。
本发明提供的高强高韧性GH2132棒丝材的生产工艺,所述变形工艺是锻造开坯、热轧以及冷拔相结合的工艺。
本发明提供的高强高韧性GH2132棒丝材的生产工艺,所述锻造开坯和热轧的加热温度为1140℃±10℃,停锻和停轧温度高于900℃。
本发明提供的高强高韧性GH2132棒丝材的生产工艺,冷拔前必须进行940~1000℃(优选为950℃±10℃)固溶处理;冷拔后进行热处理制度。
本发明提供的高强高韧性GH2132棒丝材的生产工艺,所述热处理制度有两种:一是固溶+时效制度;二是直接时效制度。
本发明提供的高强高韧性GH2132棒丝材的生产工艺,所述固溶+时效制度为:900℃±10℃固溶2.5h,油冷,720℃±10℃,16h+660℃±10℃,16h空冷,保证δ>22%时,抗拉强度能达到1200MPa。
本发明提供的高强高韧性GH2132棒丝材的生产工艺,所述直接时效制度为:680℃±10℃直接时效,保证δ>12%时,抗拉强度能达到1400MPa。
本发明工艺生产GH2132棒材是通过细化晶粒组织和控制强化相γˊ析出进行的,加工和热处理方式简单、普遍,适用性广,工艺稳定,可用于一般企业大批量直接生产。该工艺生产的GH2132棒丝材抗拉强度σb>1200MPa,远远大于工程指标1100MPa,是一种安全系数极高的航空紧固件用棒材。
附图说明
图1为GH2132合金热轧后固溶的金相组织;GH2132合金热轧后直接在空气中冷却,会析出γˊ、η及碳化物等,而固溶能将这些析出相重溶到γ奥氏体基体中,其室温组织为等轴晶的单相的γ奥氏体。
图2为GH2132合金固溶后冷拔的扫描照片;GH2132合金经过冷拔后晶粒会发生变形,随着冷变形量的增大,冷变形后的晶粒组织发生变形程度越大,晶粒数量也越多,即加工硬化程度也越大。
图3为GH2132合金冷拔后经过固溶+时效制度处理后的扫描图像;GH2132合金冷变形后经过900℃±10℃固溶2.5h后,晶粒发生回复和再结晶的程度到达极限值,为等轴晶,同时2.5h固溶时间也为时效充分析出γˊ相作好了准备。白色小质点为γˊ析出相,分为大颗粒状和弥散小质点,保证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一般来说,冷变形后合金的机构稳定性变差,二级时效比一级时效更有利于合金性能的稳定性,第一次时效应在比通常采用的时效温度较高的温度下进行,随后在比通常时效温度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第二次时效。第一次时效可使析出相γ′聚集长大,并逐渐颗粒化,从而使合金的塑性、韧性得到提高,缺口的敏感性下降。然后在低的温度下进行第二次时效,增加γ′相的析出量,并改善其分布,使合金的屈服强度得到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88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