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灵芝西洋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7579.X | 申请日: | 2012-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5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赵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艳 |
主分类号: | A61K36/258 | 分类号: | A61K36/258;A61K9/16;A61P7/06;A61P3/10;A61P37/04;A61P35/00;A61P31/12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锁 |
地址: | 0368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芝 西洋参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保健品,具体涉及一种灵芝西洋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世界人口35-45岁年龄结构中约46.8%,我国约60%,为亚健康状态。灵芝是名贵的药、食两用高等真菌,是中华传统医药宝库的瑰宝,中国应用灵芝防病、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一直视灵芝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理想的保健佳品;西洋参对促进造血、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抗癌、抗病毒有极大的作用。而目前人们对灵芝和西洋参,都是采用其各自的药效,这样就不能将二者的药效结合起来发挥作用,经国内外检索,目前尚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相关保健产品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灵芝中特有的多糖与西洋参中的虫草酸、核人酸、甘露醇等有效复合的方法,用以填补我国灵芝复方食品空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灵芝西洋参颗粒,它由10%纯灵芝提取物和90%纯天然西洋参组成。灵芝西洋参颗粒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100%纯天然灵芝;
2、将上述纯天然灵芝以70-90%乙醇回流提取,减压浓缩,ZTC澄清剂沉降,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放置10-25h,离心,收集沉淀,加蒸馏水溶解煮沸,趁热滤除不溶物,滤液在搅拌下再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80%,放置析出灰紫色沉淀,低温干燥,即得灵芝多糖粗品,再用50-80%乙醇反复洗涤沉淀,再用蒸馏水连续洗脱溶解,洗出液浓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放置滤取沉淀于低温干燥,即得灵芝多糖。
3、选取50~80%的灵芝多糖加工成灵芝提取物颗粒并与西洋参皂甙按照1: 9的比例配伍,加工成灵芝西洋参颗粒即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灵芝西洋参颗粒,可起到保健,促进造血、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抗癌、抗病毒作用,特别是老年人,效果特别明显,是理想的保健品,且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灵芝西洋参颗粒,它由10%纯灵芝提取物和90%纯天然西洋参菌丝组成。
灵芝西洋参颗粒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100%纯天然灵芝;
2、将上述纯天然灵芝以70%乙醇回流提取,减压浓缩,ZTC澄清剂沉降,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放置10h,离心,收集沉淀,加蒸馏水溶解煮沸,趁热滤除不溶物,滤液在搅拌下再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80%,放置析出灰紫色沉淀,低温干燥,即得灵芝多糖粗品,再用80%乙醇反复洗涤沉淀,再用蒸馏水连续洗脱溶解,洗出液浓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放置滤取沉淀于低温干燥,即得灵芝多糖。
3、选取50%的灵芝多糖加工成灵芝提取物颗粒并与西洋参皂甙按照1: 9的比例配伍,加工成灵芝西洋参颗粒即成。
实施例2
一种灵芝西洋参颗粒,它由10%纯灵芝提取物和90%纯天然西洋参菌丝组成。
灵芝西洋参颗粒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100%纯天然灵芝;
2、将上述纯天然灵芝以90%乙醇回流提取,减压浓缩,ZTC澄清剂沉降,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放置25h,离心,收集沉淀,加蒸馏水溶解煮沸,趁热滤除不溶物,滤液在搅拌下再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80%,放置析出灰紫色沉淀,低温干燥,即得灵芝多糖粗品,再用50%乙醇反复洗涤沉淀,再用蒸馏水连续洗脱溶解,洗出液浓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放置滤取沉淀于低温干燥,即得灵芝多糖。
3、选取80%的灵芝多糖加工成灵芝提取物颗粒并与西洋参皂甙按照1: 9的比例配伍,加工成灵芝西洋参颗粒即成。
实施例3
一种灵芝西洋参颗粒,它由10%纯灵芝提取物和90%纯天然西洋参菌丝组成。
灵芝西洋参颗粒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100%纯天然灵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艳,未经赵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75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