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的密封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7134.1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1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孙燕;郭静瑜;杨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78 | 分类号: | F16C33/7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密封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密封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密封圈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和图2,通常四点接触球转盘轴承的密封圈3的密封可靠性纯粹是由外圈的密封槽11及密封圈的制造精度来保证的,但是外圈的密封槽在热处理完了之后会有一定的变形,尺寸精度较难控制,而且后道工序不再加工,这样外圈的密封槽和密封圈配合的可靠性就大大的降低了。在运转过程中,由于密封圈下唇32和内圈2的端面摩擦较大,如果密封圈和外圈的密封槽配合不好,密封圈很容易掉出来,从而失去密封效果,所以急需要一种新型的密封圈结构来改善这一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密封圈结构,能够提高轴承密封的可靠性,有效地实现密封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密封圈结构,包括:密封圈本体和密封圈下唇,所述密封圈本体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密封圈下唇设置于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内孔壁上,所述密封圈本体的上下两端面上均匀分布有锯齿状凸起。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下唇与所述密封圈本体成一斜角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新型的密封圈结构,采用锯齿状结构的凸起块与外圈的密封槽紧密接触,并采用斜角结构的密封圈下唇与内圈端面紧密接触,使轴承在旋转时,密封圈也不易掉落,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能够提高轴承密封的可靠性,有效地实现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四点接触球转盘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新型的密封圈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外圈,11、外圈的密封槽,2、内圈,3、密封圈,31、密封圈本体,32、密封圈下唇,33、锯齿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新型的密封圈结构,包括:密封圈本体31和密封圈下唇32,所述密封圈本体31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密封圈下唇32设置于所述密封圈本体31的内孔壁上,所述密封圈本体31的上下两端面上均匀分布有锯齿状凸起33。
其中,所述密封圈下唇32与所述密封圈本体31成一斜角设置。所述密封圈下唇32的唇边与轴承内圈的端面成过盈配合。
本发明的新型的密封圈结构,在密封圈的上下两端面上增加了锯齿状凸起33,这样即使外圈的密封槽在热处理的过程中产生变形,锯齿状凸起33仍能和外圈的密封槽紧密接触,从而在轴承旋转时,密封圈不会掉下来,提高了轴承密封的可靠性。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新型的密封圈结构,采用锯齿状结构的凸起块与外圈的密封槽紧密接触,并采用斜角结构的密封圈下唇与内圈端面紧密接触,使轴承在旋转时,密封圈也不易掉落,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能够提高轴承密封的可靠性,有效地实现密封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未经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71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线式生物特征识别系统
- 下一篇:半钢子午线轮胎聚酯帘布层橡胶组合物